首页 -> 2008年第9期

作文教学与借鉴模仿

作者:向汉波




  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明文体,不少同学不懂基本的文体范式;不知扣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信马由缰,写到哪里算哪里;立意低下,多为幼年琐事的平白叙述;语言低幼,尚未脱去孩童的稚气;材料陈旧,言必及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司马迁、鲁迅、周恩来;构思缓慢,面对题目,磨蹭半天,不着一字;情感虚假,“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多为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规范的表达范式和丰富的素材积累。
  唐代著名诗僧皎然在他的诗歌创作论著《诗式》中说,为诗有三偷:“其上偷势,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语。”这里的“偷”,就是借鉴模仿。偷势,即模仿结构布局;偷意,即袭取意旨主题;偷语,即仿效佳词绝句。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教材不仅是阅读文本,也是写作范本和丰富的素材库,学生的生活空间和视野范围狭窄,课外阅读的时间无法保证;因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引导学生关注手边的经典,挖掘课本的“写作因素”,是解决无米之炊问题的有效办法。课本所选的都是经典之作,或渗透对一个时代的理解,或对一个人物的精神加以解读,或对一种价值观进行诠释……那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如果不充分地利用定然是极大的浪费。所以要真正走进去,理解它们,占有它们,运用它们,拓展它们,形成规范的表达范式和丰富的素材资源库。
  由段到篇,逐步提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本步骤。作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次作文都是整篇训练,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既受时间限制,又会枯燥乏味。如果学了一篇课文后,及时引导学生发掘整理其中可用做作文范例和素材的内容,并从不同角度进行片段训练,就能很快收到一文多用的效果——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发挥课文作为作文范例和素材的作用。写好了一个个片段,整篇作文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仿结构句式,以求形似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这段话,内容之丰富,句式之整齐,气势之磅礴,让人叹为观止;若不引导学生记诵仿写,岂不可惜?
  下面是一位同学课堂上仿写的片段(话题:“环境与心境”。习作者:吴强):
  自古以来,因环境而产生的诗词文赋灿若星辰。奸臣当道,昏君无能,岳飞怒发冲冠而赋《满江红·怒发冲冠》;赤壁雄立,触景遥想,东坡动容,作“赤壁二赋”;曹操当权,汉室暗弱,孔明不忿,乃上“出师二表”;暮年凄凉,茕茕孑立,易安不甘,世传《声声慢·寻寻觅觅》;昔日君王,汴京为囚,后主心酸,留《虞美人·春花秋月》……
  这段仿写,内容的丰富、事例的概括、句式的选用、语言的凝练、排比的气势均与被仿段如出一辙。
  
  二、仿格调技巧,以求神似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感受是清、静、悲凉。这种感受源于郁达夫的不平遭遇。他3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在赞美北国之秋清、静的同时,心中又有挥之不去的“悲凉”。这“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这种清、静、悲凉的感受,是通过“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佳果”5幅秋景图的描绘表达出来的。其中,“清晨静观”写得尤为细腻:以“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的日光”显出清冷;以“破屋”、“破壁腰”显出冷落、萧条;以“牵牛花的蓝朵”、“落蕊”和“秋草”显出悲凉;以“静对”、“细数”显出静。这一段,景物、色彩、动作的选择,都由作者清、静、悲凉的感情基调决定。
  在引导学生进行上述鉴赏之后,让学生仿“清晨静观”的写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个“以情驭景”的片段。可“以乐景写乐情”,也可“以哀景写哀情”。
  下面是一位同学仿写的片段(题目:仲夏之乐。习作者:孙霁旸):
  仲夏之乐在观荷,观荷之乐在西湖。作为一个杭州人若不得一品西湖观荷的乐趣,则实应有些愧色。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的不正是这“天上人间”的夏荷吗?
  七月的雨,暖洋洋地洒过一阵,空气温润而清新,日头挂得老高却无一丝燥意。此时,自个儿去西湖廊堤上走走,远处是火一样的一片红,玉一样的一片碧;近处是杨柳拂面的细枝,青草带水的叶片。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格林的童话世界。一会儿,一丝清香飘过来,漫舒眉宇,荷花已在脚边。那叶子交叠着铺满了湖面,见不着一丝的水色。荷花则亭亭玉立,像屏风上的美人儿。花朵大都是开放的,火红色;亦有静静地含苞的,大抵是见我来,害了羞了。
  朱自清爱白莲,它清淡优雅合乎诗人的心境;我则以为这西湖红莲为最佳。其柔而韧,清而艳;文静之下不失典雅,妖媚之中不乏怡然;欲隐则隐,欲现则现,欲素则素,欲艳则艳。我不禁要问:“此物岂非天上来?”想必,西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宜就宜在这莲上吧。
  仲夏之乐在观荷,观荷之乐在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缘有新荷浮水出。
  这种在细心品味“他作”艺术技巧、领会“形神特质”,反复品读、形成语感的基础上进行的追求“神似”的仿写,比起随意性的繁复作文来,要经济得多,实惠得多,有效得多。
  
  三、搜索同类材料,以丰富内容
  
  下面是学了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古诗文,引导学生回顾了相关篇目的思想内容后,以2006年高考广东卷为例,进行的一次“巧用课文素材,丰富文章内容”的写作训练。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引导学生理解了“雕刻”和“天使”的寓意后,让学生当堂从下列篇目中搜索适合该话题的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写好后在班上交流。可取其中某几篇。最好用上排比句。
  《诗经·秦风·无衣》《迢迢牵牛星》《离骚》(节选)《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故都的秋》《六国论》(苏洵)《伶官传序》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本次训练中写的作文(文题:追求唯美。习作者:任忠):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将中国文人划分为两个等级: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若夫小人之儒,专攻翰墨,惟务雕虫,青春作赋,老年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而胸中实无一策;君子之儒,博览群书,心忧天下,羽扇纶巾,雍然大气。”但依我观之,这两类文人本质的区别在于心中的理想不同,在于心中想要雕刻的“天使”不同。
  中国古代的文人,身着青衫,皓首穷经。十年寒窗,只为金銮殿上一睹龙颜,只为琼林宴上一角席次。世言“学得肚中物,货于帝王家”,这恐怕是众生眼里再熟悉不过的文人形象。然而,乱世出英雄,俗世出圣贤。陶渊明的一首《归园田居》,为中国文人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点亮了一盏明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去追求向往已久的“两袖清风,躬耕陇亩”的田园生活,去雕刻心中的“天使”,终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上的归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