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语文教师文学知识的更新与发展

作者:雷二凤




  新课标重新确立了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对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新课标教材的文学作品教学,知识开发相对系统,增加了许多新的文学要素,评价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吸收了文学研究领域已被学界广泛认同的新成果。因此,语文教师的文学知识理应更新,与课程同步发展。
  一、语文教师应突破文学作品教学知识瓶颈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新课标教材文学作品教学的知识开发和评价体系的变化对语文教师的文学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而文学知识的陈旧、贫乏和缺失,则是影响文学作品教学的瓶颈。
  新课标教材文学作品教学增加了不少新的文学知识。人教社高中课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组织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出现了新的文学知识,“引入较新的学术成果,清洗关于文学、小说的一些陈旧认识”(主编曹文轩语)。而在以往的小说教学中,多数语文教师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就是对“主题”、“人物”、“情节”的理解认识,不少语文教师也只有“主题鲜明”“人物典型”“情节完整”这似知识又似套话的说法。然而,文学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不这样认识,而是认为“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题鲜明对于小说很难说是一个优点”;人物形象不以是否塑造了“典型人物”为小说艺术价值的重要尺度和依据,如意识流小说的人物性格模糊,只有“心理的真实”;情节不那么重要,有的就根本没有情节,也不应该过分关注。比如课标教材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王蒙的《春之声》,体现了文学新气象,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把重心放在对人物内心的展示和剖析上,不再以外部故事的进程为结构线索,打破了按生活的逻辑反映生活的叙述方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与世界文学的接轨与融合。而陈旧的文学知识脱离了言语表达的主体,是静态的、僵化的,与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格格不入。
  但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和影响,使大部分语文教师文学知识近乎凝固,失去了继续学习更新知识的机会。继续学习更新知识,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养其根以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非知识更新不能使教师充盈自己的学识和思想。王富仁教授认为:“在我看来,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学读者,是一个懂得欣赏文学的人,一个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文化视野和精神素质,从而不断影响学生的学习者。”
  因此,文学作品教学有效的突破口在于文学知识的更新。知识更新促使构建起新的知识范畴,以便师生在新的范畴里对话。
  二、语文教师应汲取新课标文学作品评价体系知识
  新课标对培养学生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体现了文学作品评价体系知识与鉴赏能力的有机联系。
  新课标教材文学作品评价体系变化较大。
  首先,淡化政治评价标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文学作品,对它的理解和阅读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多。新课标教材文学作品的理解阅读则是开拓创新。如被保留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处理独出机杼。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认为:19世纪90年代末期,沙皇俄国像一座大监狱一样黑暗残酷,令人窒息,但革命风暴也正在酝酿着。契诃夫对旧制度旧秩序的维护者极其反感,特意塑造出一个“套中人”的形象,他是时代的产物,沙皇俄国特定的政治和思想土壤,造就了“套中人”和“套子性格”。新课标教材中的研讨与练习“如果别里科夫结婚了,能否走出套子?”显然是把以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及奴性的批判引向对别里科夫人性中某些弱点的批判。人性的标准取代了政治评价标准。
  其次,形象大于思想。如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对茅盾的《子夜》中吴荪甫这个人物的处理态度迥然不同。《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但是,几乎从《子夜》问世开始,就一直伴随着论争。长期以来,吴荪甫被认为是民族资本家的典型,被贬低和道德丑化。但《中国小说欣赏》处理为:作品浓笔重绘的多是主人公吴荪甫事业的曲折艰难、心情的焦躁沮丧、经常的绝望和不甘的挣扎。吴荪甫对工农运动的仇视,陷入绝望时的“兽性大发”,以此种事件所昭示的“道德污点”,加强对这个人物进行批判和贬低的正当性。但另一方面,当人物按照自身的性格逻辑、生活按照自身的本来面貌出现时,就显示出与作家的倾向性相悖的另一面,吴荪甫成为一个使读者同情偏爱的具有“英雄气慨”的人物形象。两种相互冲突的价值立场始终同时并存于小说文本之中。无疑,这种形象大于思想的评价标准使人物增添了新的光彩。
  知识更新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帮助学生阅读鉴赏的手段,使我们有更多的方法解读文学作品。学生运用新知识解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时,克劳狄斯就不会轻易地被视为封建王权和黑暗势力的主要代表,集阴险奸诈、残暴狠毒、荒淫沉沦于一身。而能正确的解读为:克劳狄斯与其说像一个封建王权的代表人物,不如说更像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之所以能上台,靠的是手下有一批拥戴他并甘愿为之充当马前卒的臣子和帮凶。这和简单地靠封建式的王位继承传统显然有区别。他表现得精明干练、礼贤下士,他对王后的温柔体贴也不像是口蜜腹剑、故作姿态,他也有良心发现的时候,因而视为万恶不赦的封建代表的克劳狄斯显露出相当多的人文主义倾向。这样解读,则是以更清醒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莎剧人物,人物善恶行为不同程度地兼而有之。
  三、语文教师应更新中外文学史知识
  新课标教材的文学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可见,新课标将作品选择标准纳入文学史的维度,如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篇目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三言》《红楼梦》《儒林外史》《官场现行记》《家》《白鹿原》《呼兰河传》《长恨歌》《小二黑结婚》《平凡的世界》《子夜》《骆驼祥子》《红旗谱》《红高粱》;并将文学史研究的变化带进了教材选目,如粤教版教材《短篇小说欣赏》(选修5)选有张爱玲《传奇》中的《封锁》等,反映了近年来现代文学史研究对那些曾被忽视的重要作家或非主流作家的作品的重视和推崇,赋予了新课标教材的文学作品一个多元文化场景。
  文学史需要对作品和作家进行分析与论述,并根据这些分析和论述呈现出文学衍变过程和发展面貌。文学史的知识是构成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基本文化涵养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解读文学作品、进入文本的主要途径和首选资料之一。
  然而,不少教师的文学史知识仅停留在大学时的知识阈内。克罗齐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历史的理解是随着当代人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更新而转变的。语文教师理应汲取那些跃动着时代脉搏的充实、新颖的文学史新著,提高自己正确评价和分析作家作品的能力,以正确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重温我们在大学学过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教材,无疑是适应当时教学需要的优秀教材,大多数是统编教材,有的体现了当时学科研究的最高成就,这些教材曾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教育了千千万万的中文系学生,包括我们在内。以至于直到今天还有不少学校在用。但是它们多数毕竟是60年代或十几年前编写的著作,划世代的著作也有其时代的局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