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怎样使文章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

作者:张国辉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在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有一类文章赢得了阅卷者比较普遍的青睐,并以较大的比例获得高分甚至满分。比如下面的文章:(播放投影)《烟随风逝,名随史留》(2005四川)、《二胡·江南》(2005陕西)、《山水韵·诗词情》(2004江苏)、《诗人·明月·黄花》(2004重庆)、《永远的谭嗣同》(2005四川)、《菊花飘香时节》(2004重庆)、《昭君的选择》(2002湖北)、《面对大海,春暖花开》(2002上海)、《吊屈原赋》(2002甘肃)、《在山阴道上》(2006湖南)、《落叶是疲倦的蝴蝶》(2007福建)。
  师:这里我们无法通览其全文,但仅看它们的标题,我们就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浓郁的书卷气和隽永的文化韵味。这类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的文章。我们这节课的课题就是:(播放投影)“怎样使文章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那么,什么是文化意蕴?怎样使文章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丰厚的文化意蕴对于一篇文章的价值何在?这里我们就以几段优秀的高考作文为例来研讨这个课题。先请大家阅读下面一段文章: (播放投影)
  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之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的选择,该退时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或“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棱角分明,无所畏惧者如执子。他们执著他们的追求,无悔无怨。披发行吟泽畔的是屈子,那时,楚国的落日已染红眼前的汨罗江。那个“投笔从戎”的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但依然不改御敌之心,纵使“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诸葛亮,执着于白帝托孤,积劳成疾,逝于五丈原。
  ——《执子与通子》
  师:这段文字源自2005年福建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命题者要求考生看图作文,共有两幅图,一是规则的圆、一是不规则的多边形。这位考生以“执子与通子”为题写了这篇作文。那么,“执子与通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执”是执着的意思,“通”是圆通的意思。“执子与通子”应该是指执着进取与圆通避世两种历史人物。
  师:解释得很准确。那么,这里共写了哪些历史人物呢?
  生:有陶渊明、屈原、诸葛亮、辛弃疾。
  师:还有谁呢?
  生:还有庄子、竹林七贤。
  师:说得对!可是文章中并没有直接写庄子、陶渊明和竹林七贤,同学们是根据什么知道的呢?
  生:是根据文中所写的历史事件知道的。
  师:能把相关的那段文字读出来吗?
  生:“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
  师: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呢?
  生:引用典故。
  师:说得对,这是用典。借助于典故来凸现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 除了用典,这段文字还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呢?
  生:还有对古诗句的引用。
  师:是的,这段文字还有三处诗句引用。
  这篇文章属于议论性散文,又带有很强的抒情色彩。同学们读后一定感受到了这其中的文化意蕴,那么,用典和诗句的引用正是这种文化意蕴形成的原因。
  图是直观的,但意义却是抽象的和多元的,而历史人物又是具体的。由抽象的图到具体的人,由图的两种不同形状到两种不同的人,作者正是借助类比和联想完成了文章的构思。对两种人作者分别称其为“通子”和“执子”。在完成构思后,做历史的回眸,在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中,选择出堪称“通子”和“执子”的代表人物来。前者如庄子、陶渊明、竹林七贤等;“垂钓濮水”、“采菊东篱”、“竹林幽居”这些文化典故是庄子、陶渊明、稽康等具有超然物外、潇洒出尘的气度的最好写照。他们面对昏君乱世,与世无争,自留清白,胸中释然,圆如卵石。后者如屈原、诸葛亮、辛弃疾等,他们棱角分明,无所畏惧,以生践志,以死明志,表现了一种苦而无怨、死而无悔的执着。
  典故是什么?典故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因此它内蕴丰厚意味隽永;而诗句的引用既很好地点染勾勒了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又使文章语言典丽,表达蕴藉,意味隽永。
  用典和诗句的引用是这篇文章具有丰厚文化意蕴从而获得满分的重要原因。
  关于诗文佳句的引用,其实在我们同学们自己的作文中也经常出现,在高考作文中也常常是获得高分的手段。下面我们再看一段关于引用的文章:(播放投影)
  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缱绻,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都是母语带来的美感和享受。
  无论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求贤若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绵绵情思,“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壮志难酬,还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瑰丽风光,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灵魂深处。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将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肩负民族振兴的大旗,年轻一代怎容得忘记母语?
  ——《回归汉语的本源》
  师:以上这段文字出自2007年湖北高考的一篇一类卷作文。文章大量引用诗文锦句,很好地诠释了母语的瑰丽和母语带给我们的美感,从而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也使文章满篇生辉、文采斐然。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里的六处引用以及前面的部分典故和引用全都出自我们已学过的或正在学或将要学的中学语文课文中,这说明语文课本中就蕴藏着丰富的作文资料,就看我们是否真正掌握了以及是否愿意去利用它们。“回归课本”是很有道理的。
  以上我们谈了用典和引用的文化效应,下面我们再读一段文章: (播放投影)
  是红高梁,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原,还是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人家的景德镇作坊?
  ——泥,似乎和中国总有那么一注亲浓的血脉。
  黄河的泥肃穆在亿万年的间隙中,直到女娲手中的神鞭将它打造成一个个泥娃。仙气拂面,第一个中国人便定下了泥黄的亘古颜色。从那时起,中国人就形成了平凡而又尊贵的秉性。如泥。
  《泥与中国》
  师:这段文章的标题是“泥与中国”,作者将“泥”与“中国”两个概念并举,是想表现怎样的题旨呢?
  生:它是要表达中国人不仅有“泥黄的亘古颜色”,更有泥一样“平凡而又尊贵的秉性”。
  师:非常准确。关于泥与中国、泥与中国人,文章不仅强调了二者的“形似”(其色),更强调了二者的“神似”(其品),借以表现中华民族的坚韧而朴实的秉性。我们读这段文章显然也感受到鲜明的文化意蕴,那么它是凭借什么获得的呢?
  生:凭借景物描写,还有神话传说。
  生:是凭借营造意境。
  生:是描写意象。
  师:是的,主要就是通过意象来抒情达意的。
  意象是什么,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意象是中国诗歌理论和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概念。“象”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是诗人的内在情绪,意象就是融注了人的情感的特定形象。
  那么,在这段文章中有哪一些意象呢?
  生:“红高粱”、“信天游”、“黄土高原”、“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人家”。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确。“红高梁”是中国北方传统的常见的农作物,“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常见的形式,而“黄土高原”则简直就是中国西北的代名词,这三者是表现中国北方文化风物的典型的意象。“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人家”是我们熟知的文学形象。它们原是柳永、马致远笔下的景致,这里被作者借用来,成了表现江南的柔美风情的很美的意象。这段短短的文字有非常密集的意象,这些意象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鲜明的中国特征,这些意象就是中国粗犷的北方和柔美的南方,可以说这些意象就是中国意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