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于丹讲《论语》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作者:张斗和




  2006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一炮走红。于丹用一己之得来解读典籍,把千年《论语》请出深闺;以现代的视角来讲述圣贤思想,让孔夫子与现代人作超越时空的沟通。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毕竟瑕不掩瑜,“百家讲坛一开讲,满城尽说孔夫子”。就其传播诸子百家典籍的贡献,于丹功不可没。
  那么,于丹这位高超的“调酒师”,如何将度数极高的《论语》,调和成了大众口味的佳酿?换句话说,使古代文化的精华走出象牙塔,将博大精深的经典演绎成通俗易懂的道理,于丹凭借什么高招?更重要的是,这种“套路”对我们语文教师又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启示之一:专业素养,突出一个“实”
  受栏目限制,于丹的讲演,没有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属于一言堂。但是,听众却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无形的“交流场”,无时无刻不感到一种无声的交流,情感的对撞。站在“百家讲坛”前的于丹,用一双顾盼有神、熠熠生辉的眼神抓住你,用抑扬顿挫、珠圆玉润的语言粘住你,用张弛有度、挥洒自如的手势牵动你,用周身洋溢的激情点燃你,用骨子流淌出的文化气息熏染你……这种扎实的专业素养,大气而广博,让人倾倒。
  当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积极地推进,新课标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教材提供了广阔的教学新空间,新的学习方式呼唤教师应该有新的教法……这一切,最终都聚焦于一线语文教师,聚焦于课堂,聚焦于教学行为。有人说,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就决定了课改的成败,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揭示出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性。那么,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应具备那些基本素养呢?对照百家讲坛上的于丹,答案不言自喻:丰厚的文化、渊博的学识、精美的语言、燃烧的激情、敏捷的思维……当语文教师通过学习、通过积累、通过锤炼,慢慢拥有这些素养时,自身就会涵养成一种特有的书卷气,而这样的气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会自觉转化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激情,彰显生命的活力。
  启示之二:文本解读,突出一个“活”
  讲《论语》,不可能超越文本泛泛而谈。如何让佶屈聱牙的古籍变得理趣交融,使观众喜闻乐听?于丹舍弃学究式的解读,力避枯燥的讲解,而是用一种情境再现的方式,用口语化的表达方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把千古圣贤思想的精髓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观众。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中这段话,于丹作了这样的阐述:
  大家知道,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他很率性,对于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别在乎。
  孔夫子曾经调侃说:“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这个世界推行不了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时还能跟随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子路听到这个话非常得意。结果老师后面还有一句话说,孔夫子说:“我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子路这个人除了勇敢,别的什么都没有。‘好勇’是子路的特点,但他的勇敢又缺少点内涵。”
  对照一下,我们就不得不佩服于丹独到的解读方式。把握文意不即不离,恰到好处。既不离开原文但又不过分拘泥于原文。用时尚的话语,把文章的意思交待得明明白白;用拉家常的通俗话语,把人物的神态说活了。不知不觉,我们跟随于丹走进了《论语》,走进了孔子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比之下,我们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却是另外一种局面。课堂教学结构涣散,教学流程机械刻板,陈旧的套路,僵化的教法,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兴味索然。就包括《论语》在内的文言文教学现状而言,更是缺乏生机和活力,陷入沉寂的泥潭。传统教学中的“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八字方针”顽固地统治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教师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对于文言文的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的丰富资源,只满足于第一层面的文字开发。一篇篇文质兼美、意蕴丰赡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许多老师眼中,就简化为字词教学。重言轻文,重文言词语解释,轻思想情感的感悟,重知识的识记,轻文化的熏陶,这样买椟还珠式的教学后果是,学生被动学习,疲于奔命,消极应付,苦不堪言。
  因此,对照于丹的活读古典方式,领略于丹激活古典的要素,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应该尽快摒弃那种死扣字词知识的僵化方法,尝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用“活”这把钥匙开启学生走进语文的大门,登堂入室。
  启示之三:课堂气氛,突出一个 “趣”
  听于丹讲《论语》,最具情趣的,是穿插在讲解过程中的许多小故事。古今中外的寓言典故,异彩纷呈的趣闻轶事,有的从正面阐释,有的从侧面烘托;有的作适度引发,有的作恰当佐证。于丹旁征博引,娓娓谈来,灵活穿插,妙趣天成。比如,在讲到孔子“克己复礼”的处世之道时,她引用了《豪猪的哲学》这则寓言:
  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人际之间交往保持怎样的“度”?于丹用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就准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一则小故事,生动明白地讲出了一番大道理。
  于丹在讲《论语》心得中,前后共穿插了二十多个小故事,她巧用故事作稀释剂,尽可能地“降低”了《论语》的“高浓度”,让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聆听”千古圣贤的教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语文课堂教学刻板烦琐,枯燥沉闷,缺乏生气,鲜有活力,就难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只要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学生就会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如何提高课堂趣味,于丹趣解经典这个鲜活的例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式。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教师也像于丹那样讲故事,而是要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文本的风格,想方设法,多管齐下,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激趣途径和方法。以阅读课为例。课堂上教师要善设情境,多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做到:“课伊始,趣乃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尽,趣犹存”,使语文课堂永远充满魅力,让学生沉迷其中,流连忘返,从而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启示之四:阅读拓展,突出一个“新”
  于丹用故事“稀释”了《论语》的浓度,但是,听众品尝的感觉却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清香四溢、回味无穷。为什么?关键一点在于,于丹教授不是讲经典,而是用经典讲。在“调酒”的过程中,她灵活地在《论语》这坛陈酿中加进许多许多“时尚”的元素,那就是在阐释经典的基础上,适时总结出许多感悟独到的于丹心语。
  例如,关于勇敢,于丹归纳成几句富于理性的警句,在突破传统意义上有所创新,并烙上鲜明的时代色彩: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
  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勇敢有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内心的自信与镇定。
  于丹讲《论语》的方式,与新课程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是一致的。而那些彰显个性的于丹心语,也暗合了新课程提倡的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的理念。但是,囿于定势,有许多教师还把语文教学限定在对教材的教学上,困于教材,墨守成规,就教材教教材,就教参教文本,用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用教参上的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师生共唱“同一首歌”。其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有着鲜明的个性体验。于丹的个性解读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求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文本,更要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文本,这样在教师正确引领下的多元解读,学生才能获得文本阅读的智慧,获得语文学习的高峰体验。
  宋人曾公亮有诗云:“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我想,品读于丹《论语》心得,借鉴百家讲坛上的于丹,对于一些语文教师来讲意义就在于,能够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点燃我们教学的热情,激活我们教学的新思维,拓展我们教学的新思路,让语文课堂更具智慧,更显灵气,更精彩,更厚重。
  
  张斗和,语文教师,现居安徽怀宁。本文编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