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韩国存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今后教育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才能适应人才需求“通才型”、“多能型”和“复合型”的社会。美育作为五育中的一育,也忽视、马虎不得。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执教语文这门学科的实践来谈一点看法和意见。
  
  一是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培养审美的感受力
  
  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是审美感官直接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的能力。苏霍姆林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生动、亲切、感人的语言,或者描述意趣横生的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人与事及景与物,或者演示形象逼真的和教学细节密切相关的动作,从而创造出一种审美情景。这种情境气氛,既使审美主体处于情感感染之中,以情动情,引起共鸣,又使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急于对所学课文作审美体验与鉴赏。
  例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老师可以先动情地讲述,敬爱的周总理去世后,高山静穆,江水呜咽,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当年的清明节,从全国各地来到首都的各界人民一万多人自发地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哀悼总理,许多人还写了不少诗表示对总理的哀思,如非常有名的一首:“我哭豺狼笑,欲悲闻鬼叫。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渲染了一种哀悼总理的氛围,学生们就会自然地进入对《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审美解读之中。这样讲述既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审美铺垫,也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欲望,下面的审美教育就顺利多了。
  
  二是深入体味,熏陶感染,培养审美的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虽有爱美的天性,并非是人天生就懂美、会欣赏和理解美,须接受一定的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人生体验,情感、个性等方面逐渐成熟,才会较全面较深刻的理解这些艺术作品,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和某种启迪,所以审美理解力要通过培育,才能逐渐形成和完善。语文美育要靠感情的“渗透”和意象的“润泽”及审美实践的感染和陶冶来实现。体味是关键,是核心。体验是主客体的沟通,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体验,通过教学艺术启发学生进入体验状态。
  例如《松树的风格》写松树的顽强生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都用了“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等感情色彩鲜明的排比句赞美松树,让学生寻找,然后体味语言美、松树风格美。作者赞美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又恰当地运用了大量成语;如粉身碎骨、赴汤蹈火、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生气勃勃等,体味语言美,人的精神美,从而熏陶感染学生。在教学中抓住情感基调,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验到崇敬、赞美等感情色彩,与作者共鸣。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在讲读中,除引导学生感情体验外,还要扩展情思,领悟深层意蕴,即教师要启发学生从情感的逻辑去理解对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从感情共鸣进入到对社会、对人生、对宇宙的更深层的思考,去发现个别感性形式所表现的普遍的感性内容。抓住重点句段启发体味,引导学生感情体验,并进一步扩展情思,是培养审美理解力的好方法。
  
  三是启迪想象,激发情感,培养审美的亲和力
  
  审美的亲和力,就是审美对象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生活体验,并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选择真实的生活素材,在学生与文本知识、个体经验与集体智慧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情感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贯穿于艺术思维和创作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于艺术形象之中。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课文蕴藏的丰富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充分领悟其中思想感受的美,达到以情传人的目的,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得到陶冶。但是由于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生活阅历不深,要正确把握和全面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必然会有很大的困难,有时甚至很难沟通。因此在指导学生赏析课文时,要对形象做有血有肉、入情入理的分析。在分析形象时切忌图解,应力求紧贴作品,做到具体、生动、形象,否则就激不起学生的情感,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审美效应。
  如《岳阳楼记》它不仅由于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凡响,给人美的享受,更由于它所体现的作者寄予的思想境界,时时敲击着读者的心弦,因而成为千古不朽的美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文中“一阴一晴”两种不同景色而带来的“一悲一喜”两种不同的心情的理解和认识来作为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因为学生也有随天气的阴晴而产生或悲或喜的情绪体验。有了这个“共鸣点”,学生对“迁客骚人”因环境的好坏,以个人宠辱为转移的悲喜观念产生认同和共鸣,进而对作者追求古仁人的那种悲喜观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崇高抱负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
  
  四是多方发掘,仔细玩味,培养审美的欣赏力
  
  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我们说,审美能力只有在具体的审美活动(其中艺术欣赏活动占很大比重)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鉴赏是在较深刻的审美领悟、品味、感受基础上,理性因素相对突出的高层审美活动。可从以下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
  其一是在品词析句中,品味语言文字美。作者在写作时,总是字斟句酌,以达到用词的精练和准确。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确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刻领会遣词造句之妙,鉴赏到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其二是在朗读训练中,感受音乐节奏美。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的语言修养,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中的音乐美。其三是在展开想象中,领悟文章画面美。想象是人们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画面,例如在讲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这首以清新质朴见长的言近意远之作时,让学生在阅读后想象:在这首诗里,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你从中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美感?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音乐的感受,神游于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徜徉于清山碧水、白鹭肥鱼、斜风细雨的烟波妙境中,陶醉于淡怀逸致的渔歌图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五是结合写作,指导实践,培养审美的创造力
  
  审美创造能力,指的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别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出美的事物的能力。一般地说,有无创造能力,这是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人自身而言,它的素质的高、低,是和它的创造能力的大、小成正比的。教育的目的之一就要提高这种素质,而审美教育则是最有效的形式,因为审美是处于一种最自由的状态,它使人的个性与想象得以最充分地展开、驰骋。如果阅读教学是侧重于鉴赏美的话,那么写作教学则是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具体途径我认为有三个:
  首先指导观察,观察是创造美的前提。创作前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吸取、捕捉和采撷,引导学生动用各种感官去接触、感受、认识周围事物,发现现实的美。例如感受自然界中阳光的温暖,风的清凉,夜的宁静,月的明洁,花的清香,绿叶的柔美,山河的壮丽。观察社会现象,积累更多的资料。当然要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指导观察方法,课文是个例子,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带动性。其次是启发实践,采撷储藏。除体验自然外,要引导学生到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风浪中去锻炼,去体验人生,参加劳动。例如参加植树,感受人与自然关系;与各种困难作斗争,感受人与人之间关系;实践中解决自身内心的矛盾,去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把实践中得到的意象加以描述,表现,补充,再在创作中熔炼,布局、谋篇,创作出一篇优秀文章来。再次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导模仿,鼓励创造。模仿是创作的良好开端,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模仿范文,从简单模仿到复杂模仿,从刻板模仿到创造性模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迪、激发、示范、讨论、比较、讲评,逐步引导学生大胆求异,敢于联想,以至自由幻想,逐步引导学生迈入自由创造美的境界。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项美育因素很强的工作,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实践,深入开掘,将美育自然地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去展开审美鉴赏、激发审美情感,这样就能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审美熏陶,就能更好地实施课程标准里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要求。
  
  韩国存,语文教研员,现居浙江象山。本文编校: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