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六国论》教学新探

作者:吕振中




  高中语文选修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标题为《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该标题突出了散文逻辑性、抒情性的特点。但如何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此特点尤其是“气脉”还须作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以该单元首课《六国论》为例教学尝试如下:
  
  一、感知文本,“因声求气”
  
  古人创作,常常“气”积于心中、发于笔端、流于文中,结句成段,构段成章,往往以“气”役之、以“气”贯之。有“气”则生,无“气”则亡。曹丕曾用“气”来评论“建安七子”的文章:“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以力强而致。”(《典论·论文》)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乃文章的特质,是作者表达写作意象的力量与气势的体现,它贯于整篇文章,使文章气脉相通。而读者要想感知文章的“气”,诵读是有效的途径。“因声求气”,“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张裕钊《与吴至甫书》)。汉代王充也在《论衡·程材》中说:“儒生之性,非皆能善也,日夜讽诵,得圣人之操矣。”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言语作品的诵读涵咏,逐渐感悟“圣人”在言语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操”——即情思意绪与文章气脉。
  教学《六国论》时,课前要求学生:抄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诠释课文;朗读课文三遍。上课时,不急于讨论课文内容,首先指导诵读:先指名男女学生分别朗读全文,力争读出语气,读出文势,抑扬分明。然后讨论如何“因声求气”:课文开宗明义“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宜读出无可置疑之气势;接下来的论述语短气足、言辞斩截,对比之下,宜读出一种雄辩的气势;中间两段,行文多用对偶和排比,增强了文气,特别是一些对比,宜读出鲜明的感情倾向;“呜呼!”以下四句,宜读出前三句绝对压倒后一句的语势;其后一节,以“悲夫”开头,形成一大转折,然后归结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宜读出其情感的沉郁,语气的激切;最后一段,与这上一段文气的流动过程相近,宜读出更大的力量和音节上的回旋之美。
  在此基础上“煽动”学生的情绪,使之进入角色,以声传情,放声诵读,读出文章高下、缓急、顿挫之声气……
  
  二、探究文本,把握“气脉”
  
  《六国论》的文字不是很深奥,在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互文见义”等方法,主动探求字词的意义,掌握重点字词及文言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进而把握文章思想感情的脉络(即“气脉”)。
  各段讨论问题如下:
  (第一段:)1、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是本文中心论点。对此,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是两个分论点。
  2、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有什么意义?
  明确: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紧扣了题目、明确了论题,在结构上具有提起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第一个分论点承中心论点直接提出,顺应自然。第二个分论点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出,引人思考。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从道理上给人以明晰、严密的感觉,语气坚定,观点鲜明。
  (第二段:)本段论证的是哪一个分论点?是如何进行论述的?
  明确:本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分两层进行论述。第一层用三组对比加以论证:首先从数量上对比,用秦以积威所得比以攻取所得多倍,与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的事实,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其次从程度上对比,用先人开辟土地的艰难与后人割让土地的轻易这种事实上的对比,说明“得一夕安寝”是不可能的道理,因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最后从道理上对比,用“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餍”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这种关系上的对比,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道理。第二层,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两层都论述了赂秦国家灭亡的原因,有力地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第三段:)本段论证的又是哪一个分论点?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明确:本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齐中反间计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被无厌的暴秦所灭;燕因“以荆卿为计”改变了抗秦政策,终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赵则因为听信谗言而诛杀良将李牧,内无实力,外无增援,用武不终,亡了国家。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接着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第四、第五段:)这两段如何论述的?意义何在?
  明确: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
  
  三、浸润文本,体悟“神气”
  
  文贵有“神”尤其是散文,“神”乃一篇文章的精神面貌,是一篇文章所流溢出的特有气质。读者与文章的沟通,不仅是情感、经验上的交流,更有精神思想上的沟通,这种沟通,就是和文章“神”交,只有至此,读者才会精神上得到超越,认识上得到深化。在学习本文时,同学们感到本文的强大感染力不完全来源于论证的周密、说理的清晰,文中时时充溢着一种感情力量和气势。那么,这种感情气势从何而来呢?对此,笔者引导学生再读全文,然后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最后屏显有关背景材料,并借此深悟到本文的“神气”。
  1、讨论问题:(1)尾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2)“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3)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4)为什么不写成“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2、屏显背景材料,进一步深悟本文的“神气”。
  [背景材料]: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志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讨论后明确]:明白了这一背景,你就会理解作者在论六国时为何不作纯客观分析,而是对六国责其不争,哀其破亡;在秦和六国之间,作者为何仇秦而亲六国,并且让这种情绪从开头一直贯注到结尾,形成沉痛激切的文气。因为如将战国形势转换为宋与契丹、西夏对峙的形势,则六国相当于宋,秦国相当于契丹和西夏。写作此文,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深层次是讽谏宋王朝尽快改变妥协政策,急起战斗,只有斗敌灭敌才有生存之路。这就使本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使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总之,以上述方式教学本文,以期在“因声求气”、注重情感性,把握“气脉”、注重逻辑性,体悟“神气”、注重思想性方面做点尝试。
  
  吕振中,语文教师,现居安徽阜阳。本文编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