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作者:吴小林




  语感能力就是人们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强化语文知识学习的整体功能
  
  叶圣陶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的时候,要从具体的课文出发,把语言文字知识当作一种言语行为规范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巩固所学的语言文字知识,直至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第一要素,是能力的基础。要想有较强的语感能力,首先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知识要靠学习、积累获得。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依据教材组织实施语文课堂,是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具有语言、表达、思辨等等模式属性。依据教材的这些模式属性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摹拟训练,才能为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创造条件。选入教材中的文章,或遣词造句,或布局谋篇,或表情达意,尽皆匠心独运,文质兼美。所包含的语言、词汇、句式、篇章知识既丰富全面而又规范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典范。阅读文章,大量感知汉语词汇、句式词语搭配规则的过程,就是学习语文、萌生语感的过程。
  系统有序是系统论的重要原理。现行语文教材的语文知识组合,体现了系统有序的原理。如果我们注意从语文知识的整体观念出发,按照教材的知识系列实施系统控制下的阶段教学;如果我们在进行单篇教学的时候,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有序地指导学生理解篇章的内容和形式,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语言实际运用方面的知识,从而掌握语文知识的整体,为语感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二)强化对名篇佳作理解性诵读的功能
  
  千百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依靠熟读成诵而习得语言的方法非常有效。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情味、气势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迹,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有了语感,就会在听说读写中分别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开始于经验。名篇佳作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体现着思维的方式和思维的过程。叙事、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是间接的经验。对学生认识的开始有正确的导向性。诵读就是反复感受典范语言的环境。这个过程中,体现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使认识和理解逐步深化。诵读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并伴有多种思维形式。对名篇佳作的理解性诵读,既直接感知具体语境的表达技巧、语言气势、风格情味,又引发思维的聚合发散。反复感受典范语言的情境必然蕴涵着语感产生的契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如能对其加强诵读的指导,授之以节奏、重音、停顿、押韵等诵读知识,必然会提高其诵读的兴趣,促成其诵读习惯的养成。诵读的文章多了,语言运用的规则就会在脑海里自动整合成一种语言直觉,产生强烈的语感。
  由此可见,强化对名篇佳作理解性的诵读功能,是促使学生逐步积累规范化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三)强化语文活动课程开展的功能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它必须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强化语文活动课程开展的功能,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为学生运用生活材料的书面材料开辟天地。它有利于学生吸收和运用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吸收的材料越多,运用材料的频率越大,语感能力的形成就越有了坚实的基础。语文活动课的最大优点在于,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为基础。它背景开阔,容量丰富,既可纳入多种语文知识,又可渗透其他学科知识,在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培养爱好、发展特长方面发挥着语文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功能。
  当前强化语文活动课程开展的功能已有了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借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把“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改变了单一学科化的课程结构,为语文活动课程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这几年,我在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语文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努力为学生创设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环境氛围,先后开展了多项语文活动课。这些活动课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行为习惯,提高了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强化语文活动课程开展的功能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
  
  吴小林,语文教师,现居河北滦平。本文编校:秦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