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论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分析

作者:周明波




  对于一篇文学作品,人们一般要了解它体现了什么样的内容,蕴涵了什么样的精神,表达了什么样的观念,一句话,就是有着什么样的主题。语文教学中对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对于主题的寻求。人们通常说: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也就是说,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能没有主题,缺少了主题,也就失去了作品的精神元气,就会失去艺术生命。同时,主题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性质和品位。如主题的深浅实际上就决定着整个作品的深浅。因而在对作品进行意义分析时,必须着重于主题的分析。
  人们习惯于将主题视为作品的中心思想,这并没有错。作家的创作并不是无目的的,而总是要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思索。文学作品在描写人和社会生活,展现由人的行为与心灵以及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人生世界时,总是蕴含着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当这种思想意义构成作品的主导倾向并贯穿作品时,人们通常就把它当作了主题。罗丹说过:“当一个真理、一个深刻的思想,一种强烈的感情,闪耀在某一文学或艺术作品中,很显然,文体、色彩与素描一定是卓越的。”这并不是说思想就能决定作品的各个方面,而是表明了作品离不开思想。但是,文学作品是复杂的,它表现思想,也表现情感;表现意识,也表现潜意识,所以说主题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家韦勒克所批评的那样:“通过对文学的分析,目的是要获得‘中心思想’,是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这就是将文学理解为只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它与其它文体的不同只在于手段和方法,而不在于内容。这其实是对文学的误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不同于非文学作品的主题。非文学作品如议论文的主题,确实就是中心思想,整篇文章就是围绕着中心思想分成若干层次,或归纳,或演绎。其中心思想往往以明确的语言直接在文中出现,或者可以通过归纳判断而获取。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多种意义的融合,内涵丰富而活跃。它不是直接地显露在作品之中,但又能在作品中发现它的踪影;它不靠归纳和演绎,而更依赖于直觉感受和体悟。
  因此,将主题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核心要比单纯的中心思想更为可靠。这种意义核心既包括了思想意义,也包括了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它们浑然一体地构成了作品的意义核心。文学的主题构成并不与其符号及其结构形式(如字词句篇)一一对应,而更依赖于语境和人的主体感受和阐释。当然文学反映社会和表现心灵,具有认识、解释社会和人生的实践功能,但文学更具有审美功能,有着超越现实,给人以精神享受和愉悦的特殊价值。如“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得饮一杯无”并不是一封短简或便条;“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并非写家庭琐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也不是在谈天气。作为文学作品,它们都是别有寄托和寓意的。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收集着他对于早年生活回忆的散文,应该是很写实的。然而《朝花夕拾》所展示的境界,“只是我们常见的村落和田畴,这里没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是她赋予了葱郁的生命,这里的阳光是这样明沽,植物是这样丰茂,一切并不瑰奇,无须震骇和惊叹,但她是那样地亲切和淳朴。这里的流水只是一湾清澈见底的小溪,她用缓慢而匀称的节拍奏鸣着永恒的乐章,在那淙淙有声,汩汩地流动着。在这里,我们正可以如同一眼就能辨识清澈见底的小溪里的卵石和水草那样接触到诗人明洁、淳朴、崇高的心灵”(王纪人语)。所有这些,都很难用一个“中心思想”来概括,因为它们给人的不仅是思想,而是多方面的感受。主题作为作品的意义核心,也与其艺术形式密切相关。如文学作品的结构就不是任意拼凑的,而是围绕着主题展开的。因此,主题势必影响到作品的构思、情节、语言以及种种表现方法。人们常常注意主题的意义功能,即作品的叙述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思想性结论,而忽视主题的组织结构功能。主题作为文学作品的内容要素,并不是与作品形式游离的,其本身就是形式化了的,是与艺术形式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主题“同时涉及内容与形式,并强调这个词的形式方面。一个主题常常是一个论题(subject),但一个论题却并非总是一个主题。主题常常被认为不是一部艺术品的偶然原因,而是特定事件(events)、意象(images)或符号(symbols)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寻绎意义(inference)而理解主题”。所以,主题不仅与作品的思想性有联系,而且与作品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我国唐诗大多是征戍、迁谪、羁旅、离别、伤世、思乡、怀国之作,就思想方面来说,这些诗的“主题”大致相同,但仍然为人们普遍喜爱,读来兴味无穷,百读而不厌。原因就在于诗中所创造的意象和所蕴含的情感是千姿百态的,有着无限的生机。尽管表达的思想大体一致,但由多种意义所构成的主题却是不同的。主题的表达渗透了人生的体验,体现了人格的力量和对世界的理解,它无法与具体的表现形式分开,一旦剥离了表现形式,主题也就难以存在了。
  
  周明波,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