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了取舍原则

作者:刘志勇 刘丽丹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之下,由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早以为人诟病。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至理名言,啃课本上的知识,不敢越雷池一步者有之;天马行空,脱离课本,以四大名著为教材来教学的人也有;题海战,让学生埋头做习题,自己批改,而后讲解的“拼命三郎”也大有人在……不知道“教什么”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大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取舍,就成为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王荣生先生)也就是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一篇教材,它包含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达到有效、有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先有一个定位,一个目标,再据此去择取合宜的教学内容。
  
  一、合理地把握文本所彰显的价值。
  
  有位刚走上讲台的年轻老师是这样设计《绿色蝈蝈》教学的:先问同学有没有见过蝈蝈这种动物,学生大声交流。老师示意停止交流,用幻灯片显示各种姿态形式的蝈蝈图片和它的声音效果,且拿出标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作者。然后,读课文,完成习题即蝈蝈的外表特征、习性及主要写了哪些习性。学生自读课文找信息,教师进行更正讲解明确,尔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加以拓展,请学生说说自然界还有哪些喜欢的动物,课堂很是热闹,接着,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喜欢动物的习性和特征等。最后,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介绍动物的文章。
  这堂课不禁让我们思考,这是语文课吗?这简直是给学生上了一节生物课。失去了“语文味”,失去了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很大程度上,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便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来看洪镇涛先生《乡愁》的教学实录片段,探讨大师在合理把握文本价值方面的做法。《乡愁》教学片段:
  问题一:这首诗一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够改变吗?(学生研读课文略)
  问题二: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家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百分之百!)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略)
  问题三: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评怎样:(“小小的邮票”改为“对母亲的思念”、“窄窄的船票”改为“对爱人的恋挂”、“矮矮的坟墓”改为“对亲人的哀悼”、“浅浅的海峡”改为“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问题四: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改为“像”,行不行?为什么?
  《乡愁》一诗,洪镇涛先生只取“顺序、用词、意象、比喻”四点,却高屋建瓴统起了全诗。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文本,彰显了文本价值选择的高明。这得益于老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 ,洪老师的“语感教学课”,避免了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的怪现象即语文课的变味儿,洪先生的课堂是对有的老师把这篇课文教成艺术课的拨正。
  上述的两个案例所揭示的是一个语文学科特有的话题:文本价值的教学该如何选择,洪先生的教学可谓智者的选择。教材中的文本能够进入语文教学的,很大部分不是为了语文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而是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渗透到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经典作品,是要学生汲取精神养料,积淀人文底蕴的。我们在教学内容确定上不能只把它当作例子来教,要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要让学生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积累。在关注教学内容取舍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对其作品肆意多元的解读,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我们用以进行阅读教学的文本,“丰富多样”,面对内容和教学价值的丰富和多样,我们重点拿什么教给学生,这就需要根据实际合理地对文本价值进行合理的把握。
  
  二、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状态融合。
  
  建构主义认为,语文教学要适应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需求的空间,要具有有利于学生与周围进行交互作用的场景,具有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而非支持“教学”)的情境。
  上海的朱震国老师在教学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时,他从生活人手,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文本紧密结合,点拨,交流,品味语言,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如果撇开生活,给七年级的学生结合文本讲胡适的“懒人”思想,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朱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适应了学生的需求,能有交互的场景,更让学生自己为自己提供了信息资源支持“学习”的情境,理论和实践做到了很好的结合。
  袁湛江老师教学《守财奴》时一改常规小说教学梳理情节的设计思路,抓住“巴结”“诱哄”这两个关键词,结合学生的实际,品味若干词句,达到对文本的品读。教学后他这样阐述:“切入口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主要看适不适合学生,适不适合具体的场景,适不适合老师。他还说,课堂从选用故事导入,用构建小说的方式来解读小说是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叶澜教授认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也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朱老师和袁老师在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状态进行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到眼中有学生。没有像有位老师在教学《风筝》时讲背景,讲《野草》,讲鲁迅在文中所表现的批判精神,结果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鲁迅是我国文坛的泰斗。思想深刻复杂,不同一般。正是这位老师没有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特点和心理特点,讲解的层次远远高出了学生的实际,没有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学过之后,对文本应该学得的东西却是“颗粒无收”。
  
  三、社会需求需要我们的教学内容要有合理的取舍。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阐述:“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是为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而进行的,是为适应社会需要进行的,因此势在必行。语文的课程改革当然不除外,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学的内容也要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唐江澎老师在教学《白发的期盼》时,将训练学生“学会倾听”作为教学目标,把倾听材料中能够让许多人为之动心动容的内容舍弃掉,这种做法让我们思考。他在说课时表明,这样的课堂是一种尝试,如果从人文内涵方面去挖掘,很可能会使在座听课的许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是,如果那样搞下去的话,就可能滑向思想品德课。他所以把能够赚取大家眼泪的东西都去掉了,只注重“倾听”的学习与训练。
  但是在处理这方面问题的时候,社会需求也必须是有意义的,比如有的老师在教学《向沙漠进军》时采用记者访谈、国家通报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行教学,课堂活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或许社会需要我们了解我们的环境,但是,这种语文的学习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更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这样社会需求的语文教学几乎可以称之为无效的语文教学。
  当然,教学内容的取舍还与教者眼光、教师的学养以及他对学科的理解和把握密切相关,也只有具备个人的这些素养,教学在取舍的过程中所做才会更有效。
  没有适宜的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将失去意义。不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筛选,不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是语文教学致命的失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刘志勇,刘丽丹,语文教师,现居浙江平阳。
  
  本文鳊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