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撞出浅显文章的深度

作者:张业宏




  现编高中语文教材上都存在着大量的浅显文章。这是由新教材强调以专题组元、以文章内容作为构件的教材编排体系所决定的。然而,从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在专题中独特的作用这一角度看,浅显文章实际上并不浅显,关键是我们怎样撞出浅显文章的深度,从而最终使浅显文章在专题中发挥它独特的价值和特有的作用。
  拓展,撞出对文本价值的独特体味。浅显文章之所以“浅显”,在于读者对文本所表达情感的熟悉、对文本内容的似曾相识。教学中如果拘泥于文本,往往会抑制学生阅读的兴致,听之昏昏,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对文本适当的拓展,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现欲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读《(史记)选读》时,在解决文言字词、品味细节、分析传主的品质和精神特征的同时,完全可以宕开一笔,对文本价值进行多元拓展。
  再造,撞出对文本内容的创造性理解。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其过程是依据个体的兴趣、爱好、知解力、想象力、接受力在社会阅历、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生成和文本再创造的过程,其目的是感悟内容、理解题旨,对浅显文章的阅读也是如此。于丹式的解读方式提醒我们,如果能为浅显文章再造一种解读样式,无疑是找到一个主体参与、创造性理解的机会。文本再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能让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氛围中产生艺术再造冲动,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使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巧妙整合,实现语文教育的实践性。
  补白,撞出对文本内涵的想象空间。有人说,浅显文章缺少想象,事实并非如此,最浅显的文字往往寓含更深刻的道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的《断章》仅仅只有短短四行,文字浅显晓畅,但诗中寓含的意境却尤为开阔、深邃,绝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它之所以成为一首被人传诵不绝的佳作,就在于诗中预设了大量“空白”,蕴含着自然和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相对精神,给了读者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大量浅显的文章有许多作家“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而这正是高中学生易忽略的地方。文本中许多“言不尽意”之处,正是留给读者进人想象的艺术空间的“有形”通道。教师的任务是借助这些“通道”帮助学生参与到文本创作中来,对文本进行补白,成为文本完成者。
  设题,撞出对文本建构的重新解构。事实上,所谓写作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生活图景中感悟出有价值的思想后,再将思想情感、生命的激情化为形象题材,借助一定的手法,如谋篇布局的方法、文学手段等,转化为语言文字,最后建构成文章。正因为浅显文章“人人都懂”,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文本重新解构的契机。对浅显文章可以作出如下解构:确认一个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词句的意义、形象要点、题材、段落大意等),研究作者是怎么写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思路怎样、具体用了哪些手法、语言表达效果如何、有什么特点等),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等。
  串连,撞出对文本宽度的综合认知。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在用好例子的同时,引导学生由一点而及其余,引导学生领悟、吸收、获取文本的情感内涵和知识智慧的同时,走出文本,实现阅读主体对文本宽度的自我超越。单个来说,《亡人逸事》《鞋的故事》的确都是浅文,它们和《荷花淀》一起分布在苏教版必修和选修教材的不同专题,承担不同的专题解读任务。但放在一起,孙犁的这三篇文章却能让我们找到中国女性的共性之美,找到反映我国农村社会和革命历史的钥匙。三篇文章,三个历史时期,见证了“传统女性形象的大美”的发展脉络。同样,鲁迅笔下的看客都是浅显的,他们都“伸长了脖子……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但许多的看客在不同文章的反复出现,则拓宽了“看客”的宽度,引发读者对社会、对“国民性”的思考。串连,可以使我们跳出文本,沿着课文的辐射线找到类似的文章来印证对文本的意义的探究,收到由点及面、聚类究因的效果。
  总的说来,传统的“浅文深教”往往着力于文本本身识记、理解等能力点的拓展,强调阅读活动中对语言文字本身意义的认识,因而忽略了文本本身在专题中、在教材中承担的使命,忽略了阅读意义的生成。这种阅读是不到位的。阅读是获取信息和生成意义的过程,是有层次的。可以这样说,立足字面意义的阅读仅仅是“看山是山”,是低级的,而立足理解文本隐含义的“看山不是山”式阅读却也未必到位,真正的阅读应该是“看山还是山”式的回归专题价值、主题意义的阅读,这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对浅显文章的阅读也是如此。拓展、再造、补白、设题、串连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使浅显文章的阅读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只有撞出《品质》《老王》这类浅显文章的深度,才能最大意义地发挥新教材以专题组元的功用。
  张业宏,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本文编校:程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