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摭谈唐代怀远诗的抒情方式

作者:赵金平




  在唐代诗国的光辉里,有一朵彩霞,我们姑且称为念亲怀远诗。此类诗歌中,有这么三首,均落笔对方,巧借想象,通过撷取感人的细节,传达出悠悠不尽的思念之情。
  
  一、“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佛”王维的一首抒情小诗,千百年来,被人传诵最多,引用最多的往往是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几乎已经刻在中国人的心灵上,因为它非常真实地反映出我们民族那种重亲情、重乡土的观念。当时客居长安的王维,在特定的节日“重阳节”动了思念家乡亲人的念头,这种念头之所以令人震撼,引起强烈共鸣,就在于诗人以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传达出普天之下人的共同心理,漂泊在外,尤其孤身一人,平日里自然也存有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不过有时不一定显露,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像最常见的传统佳节,郁结在内心的情感就会像岩浆一样喷涌而出,乃至一发不可收。这种体验,可以说人皆有之,只不过发人之所未发,始于王维。无怪乎一经诗人绣口吐露,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警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好就好在,诗人用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语言揭示出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立足于诗歌表情的形象蕴藉,笔者觉得王维的这首绝句,写得最成功,也是最可推崇的应是末二句,同是扣住思念这一主旋律,但不像前两句那么直露。明明是自己佳节怀人,偏不从己方着笔,诗人笔峰一转,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感人的画面: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登高,他们在佩戴茱萸时,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细节,少了一人。佳节兄弟们不能团聚,多少遗憾、怅惘、担忧、思念,此时此刻全都凝聚在“插茱萸”这一习俗动作上。遥想远方亲人的复杂情感,着意表现的正是自己热切的思念。这种情感方式的表达曲折有致,情感厚重感人,诗家真本领,岂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的。
  
  二、“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的《月夜》一诗成于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当时他深陷长安,与家人天各一方。朗朗月色,触动了诗人无限愁怀,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前人黄生评说此诗:“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此种褒誉,极为精准。此诗妙在视角独特,词旨婉切,情感凝重。题为《月夜》,诗人看到的应是长安月,但就是不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诗人神驰千里,落笔于麛州的妻子,直写“今夜麛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独看”所表之情较之“诗人独看”,不知远甚几倍矣!落笔自己不足以表现家人的心情;聚焦对方,而自己的忧心思念,家人的担忧挂念,一一囊括其间了。中间两联先悬想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以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既诠释了首联中为何“只独看”的原因,又表达了自己对妻子内心痛楚的深切理解。接下来的第三联对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作了极为真切动人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夜深更漏,盈眶热泪,这完全是诗人想象中的情景。此时我们捕捉到的不仅是诗人妻子的忡忡忧心,间接更深体味的是月夜诗人的心急如焚。尾联结束痛苦的悬想,着墨两方,表达真切的希望:“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泪痕始干,那么“独看”呢,也就意在言外了。
  《月夜》诗,“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三、“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是一首感情浓郁的七言律诗。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因生计、因前途而四处漂泊。诗的前三联,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苦难的现实生活。再以“雁”、“蓬”作比,描摹手足离散后的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出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骨肉同胞都背井离乡,漂泊在路途中。大家都过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生活。像一只只孤独的大雁在空中飞行,又如晚秋的蒲公英花絮,随风而逝,身不由己,每当想到自己的孤独,怎么不思念同胞兄弟姐妹呢?诗人也知道,在这样的明月之夜,五个兄弟和妹妹一定会都思念着故乡,思念着亲人。在此基础上,诗人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画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是一幅怎样的感人画面啊!分明是自己看月垂泪,思乡心切,却又心生感应,臆想分散各地的骨肉,共看一轮明月,同生一腔思乡情怀。这绝不是情感的强加,而是手足情深,艰难岁月的心心相印。较之前面的王诗、杜诗,虽有明写自己的成分,但更多的仍是落墨对方,同属思到深处,遥想对方的情感伴随自己的思念之情强烈激荡,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以上三首诗,情真意切,而又形象可感,读来令人感喟不已。其异曲同工之妙,自是一般念亲怀远诗所无法比肩的了。
  赵金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
  
  本文编校: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