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7期

诗教:养心修身化人启智

作者:薛向畴




  中国原是诗的国度,自古培养弟子注重“诗教”。孔夫子教诲弟子学诗,指出诗有“兴、观、群、怨”等多种功能;还曾自道他的一生事业“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汉代开始把《诗》列为儒家五经之一,历朝历代都以此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教材。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是自幼学诗,在“修身”上下功夫。毫无疑问,在树人的宏大工程中,诗教的作用是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的。何以如此?原因就在于诗教是以心养心。
  诗是情感、情思与情绪的产物。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能更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与情怀。道学家可以嘴上仁义道德腹中男盗女娼,贪官污吏可以台上反腐倡廉台下受贿敛财,但我们不能设想好诗也可以照此炮制出来。伪笑佯哀,岂能感动人心!相反,我们所能见到的好诗,都是诗人用他们的真性、真情、真意,用他们的实际行为和人生遭际,用他们的碧血热泪乃至生命写成的。太史公云:“《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正因如此,读诗,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当我们诵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前呈现的是屈原那颗光明高洁而忧愤深广的心;当我们吟唱“风飘飘而吹衣”,面前搏动的是陶渊明那颗誓与污浊决绝、追求人的自由与尊严的心。当我们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不为李白人格的独立清高而仰慕!当我们低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谁不为杜甫、白居易那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这样口诵心悟,共鸣感奋,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着人格的支柱,积蓄着精神的原动力。
  人的一生中,岁月足以使他淡忘所学过的许多知识和教条,但是青少年时代所发生的情感的震撼与燃烧,是难以忘怀的;这些东西将成为他的人生根底和原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一生的发展道路和价值取向。
  诗教不仅能提高思想境界,而且还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培养纯正的审美情趣。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不但生活在物质世界里,而且还生活在精神世界里。物质的营养品养育人的肉体,精神的营养品养育人的心灵。中华诗词是最精美的精神营养品。读诗,鉴赏诗,就是生活在自由的精神世界里,徜徉在美好的意境物象中,摄取精神的玉液琼浆,以培育自己的人性。
  读诗,欣赏中华千古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极大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淡泊,使灵魂得到净化。
  学诗,还可较快地提高语言艺术水平。
  诗是最高级的语言艺术作品。诗的语言最简洁、最优美、最富形象性,诗的节奏和声韵给人听觉上的美感,诗的词藻里往往浓缩着民族文化的积淀,诗的表达技巧最为丰富多彩,因此,“能读千赋,则能为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自然的道理。学诗可以有效地医治中学生语言枯燥、重复 嗦的通病,有助于把话说得精炼、生动、有文采。“不学诗,无以言”,这是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诲。古人学诗习辞,可以“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今之外交家利用诗句巧妙达意而为世人称道者,也不乏其例。
  许多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都在大力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都在强调艺术素养,呼唤人文精神。这是因为艺术能够发展人的想象力,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爱因斯坦从他创立相对论的实践体验到:“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又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钱学森在谈到他的杰出科学贡献时,说是他夫人的艺术氛围启发了他,给他提供了新的思想。离开了想象力就谈不上创新。所以,古今中外的科学界泰斗,都是既脚踏实地又异想天开的人。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无论创作或欣赏,主要是诉之于形象思维的,需要联想和想象,需要创造性的思维。而作为文学家族首席代表的诗,更与想象活动密切有关。
  诗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特别是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因而创作出了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诗的欣赏需要感受和进入意境,需要对诗作者的情感经历与想象活动进行再体验、再创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切其他艺术所告诉我们的甚至不及诗所告诉我们的片鳞半爪之多……一切所有艺术,像活的现实一样,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诗则作用于想象。”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诗篇时,心驰神往,往往暂时失去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世界之中。同时,在诗境的诱发启示下,思维向着社会、自然、宇宙的四面八方发散投射,产生无数的联想和遐思;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对宇宙和人生产生新的理解。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教,乃是培养青少年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肥土活壤。
  (选摘自《山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