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2期

“说”出来的语文能力

作者:李镇西




  课间,班上的一群男生找我要求成立足球队,被我“断然拒绝”:“学习这么紧张,还要成立什么足球队!你们还想不想考高中了?”
  几个热血沸腾的同学当即便与我争执了起来。我打断他们:“你们一窝蜂地跟我吵,我一句也听不清。这样,明天的语文课,我们来个辩论赛:我们班该不该成立足球队?如果你们辩赢了,我同意成立足球队;如果我赢了,对不起,以后别再跟我提什么足球队!”
  辩论一开始,我先发制人:“最近,班上部分男同学要求成立足球队。他们最主要的理由是,踢足球能够锻炼身体,而强壮的身体有利于学习。我看,这完全站不住脚!强壮的身体当然有利于学习,但让身体强壮并不一定非踢足球不可!”
  我话音刚落,薛晚舟就站了起来:“请问李老师,锻炼身体怎就不能踢足球呢?再说,足球运动的意义还不只是强身健体,它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我正想反驳,黄可抢先发言了:“足球同时还寄托着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现在中国足球水平这样低,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耻辱,我们有责任为振兴中国足球尽一份力量!”
  我故作恍然大悟状,说:“哦,我懂了。你的意思是只要我们班足球队成立了,中国足球水平就上去了?”
  我的讥讽立即引起了哄堂大笑,但同时遭到了更猛烈的还击。
  胡海说:“我们的足球队当然不能与国家队相比,但如果没有中国每一个少年的热情参与,中国足球水平肯定上不去。”
  蒋亮激动地站起来:“足球是真正的男子汉运动,连足球都不会踢,根本就不能算男子汉!”
  “笑话!”我说,“我没听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鲁迅会踢足球,但谁能说他们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可是,”蒋亮仍然勇敢地坚持他的观点:“在过去旧中国当然不具备普及足球的条件,但我说的是现在!再说,据我所知,邓小平是很喜欢看足球赛的。”
  ……
  掌声和笑声伴随着整个辩论过程,课堂气氛极为热烈。最后,未参加辩论的其他同学根据现场辩论的情况投票,判定主张成立足球队的男生获胜!
  班上的足球队成立那天,队长薛晚舟笑嘻嘻地找到我:“李老师,我们足球队特聘你担任我们的领队!”
  说实话,我一开始本来心里是同意成立足球队的。只是,我想通过辩论培养一下同学们的口才。后来学生们也知道了我的“计谋”,但他们说:“我们自愿上钩,既锻炼了口才,又成立了足球队,一举两得呀!”
  其实,何止是“一举两得”?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直接联系着语文的其它三种能力:读、写、听。还是以这次辩论为例,同学们在辩论前认真写了详尽的辩论提纲,并通过阅读搜集了大量有关足球的材料;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通过仔细倾听,辨析我发言中的逻辑错误然后予以还击……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
  的确如此,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至少对于初中的同学来说,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应以口语表达(说)的训练为突破口,以带动其他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以说促想,以说练听,以说带读,以说助写。
  我可以夸张地说: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说”出来的!
  有同学也许会说:“谁都会说话,还需要训练吗?”“以后考大学又不会考说话”……这是同学们对口语训练的认识误区。对此,我建议同学们通过录音机听自己的话,感受自己的语言毛病,便一定会知道“说话”容易“会说”却难的道理。是的,现在考大学的确不考说话,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工作、学习、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需要,甚至会影响自己事业的发展。这是肯定的。
  那么,如何由“说话”达到“会说”呢?
  “会说”的前提是“敢说”。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于是渐渐害羞起来,小学时举手发言从来“不知羞耻”,现在却总是担心被耻笑。这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第一个障碍,同学们一定要战胜这个障碍实际上是战胜自己!同学之间要形成良好的氛围,互相不要取笑,而应互相谅解更应互相鼓励。允许说错,允许重说,允许争鸣,但不允许挖苦嘲笑,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有了这种风气,敢说的人会越来越多。
  所谓“说话训练”,并不一定是专门抽出时间进行训练,更多的时候是结合语文课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进行。最常见的自我训练就是主动争取课堂发言,同学们要把每一次课堂发言都当成微型演说训练——回答老师的提问,无非就是说出你的看法再阐明理由,所谓“观点”、所谓“条理”、所谓“逻辑性”都在里面了。还有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在互相启发、互相争辩中自然便得到了口语训练和思维训练。另外,结合课文编演小话剧或录制广播剧,更是融读、写、听、说为一体的活动,这种生动有趣的方式也能提高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班委干部竞选,可以让每一参与竞选的同学先发表一番演说并接受其他同学的答辩;新班委成立后,可以开个模拟的“记者招待会“,就班级建设阐述新干部的“施政纲领”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平时在家里,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训练的机会更是太多太多:回到家里多与爸爸妈妈聊天,说说当天学校和班里发生的事——要说清楚而且尽可能生动可不是那么容易!给爸爸妈妈提出某种合理的要求(比如买台电脑或者换辆自行车之类),如果家长不同意,你说服家长的过程就是在做一篇口头议论文呢!就连打电话也是说话训练:如何讲究礼貌,如何做到口齿清楚、语言简洁——这里面大有学问呢!
  同学们还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以小组为单位走向街头走向社会进行各种社会考察:或就一些社会热点随机采访行人,或走进政府机关采访各级领导以了解本地的发展前景,或走进工矿企业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尚有待解决的问题,或就环保、交通、社会治安等社会问题与有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语文能力参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应该是每一位中学生——即未来公民的职责。
  教师节前,我接到一个学生的电话,他正是当年那次关于是否成立足球队的课堂辩论赛的参加者。在电话中,他回忆起我当年教他们的时候搞了许许多多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活动,并很自豪地说他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如何因为自己的口才而在竞争中获胜。我很高兴地对他说:“你的语文能力,全是‘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