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9期
乐园.乐屋
作者:陈元芬 孟祥森
一、景物美
景物美主要表现在对“百草园”的描写上:“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两个“不必说”写出了色彩斑斓、各具情态的动植物,一个“单是”引出了“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如此美景美物,令人流连忘返。
二、神话美
长妈妈的故事是那样的神秘:什么人首蛇身的“美女蛇”,什么能识破机关的“老和尚”,什么能吸蛇骨髓的“飞蜈蚣”等等。这些都在儿时的“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给“我”在“百草园”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令人回味无穷。
三、活动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处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雪后捕鸟:“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看,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多么有序、有趣啊!三味书屋后面的那个小园,同样是小朋友们的乐园:“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其乐无穷。就连三味书屋里面,也有小朋友们的自由活动,这便是“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小朋友们偷偷地“做戏”“画画”等等。欢乐、自由的活动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始终,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读书美
“读书”“习字”“对课”是三味书屋中学生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文章对师生的“读书”写得别具特色:学生读书,放喉高歌,人声鼎沸;先生读书,摇头晃脑,如痴如醉。可谓声声入耳,沁人心脾。特别是先生读书时的动作、神态,更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因此,每当我教读这部分课文的时候,台下也总有学生“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他们的动作、神态,是那样的惟妙惟肖。可见“听”三味书屋的师生读书,让我们真正受到了美的熏陶和启迪。
五、人物美
文章所写人物不多,也没有过多细致的描绘,但这些人物对“我”的影响是美好的。长妈妈会讲神奇的故事;闰土的父亲憨厚老实,极少言语,耐心教“我”捕鸟;小朋友们活泼可爱,经常和我一起玩耍;先生“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是他们激起了“我”的求知欲望,是他们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是他们教给了“我”生活和文化知识。他们确实是“我”的良师益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