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点铁成金,创造升华

作者:蔡伟潭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之孤傲、高洁,让人敬仰,让人酷爱。北宋诗人林逋嗜梅成癖,竟至以梅为妻,被称为古今好梅第一人。他“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隐逸终身,不仕不娶,唯好种梅畜鹤,因有“梅妻鹤子”之说。他一生之中,创作了许多咏梅的诗文佳作。“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梅花》),“池冰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梅花》)等名句,一直为人称赏。本文所选的其代表作《山园小梅》更是让人叫绝,千古传诵。
  首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是作者直接抒发对梅花的赞赏,它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了。以“独”“尽”两字,突出了梅花生活的独特环境、不同凡响的性格和那引人入胜的风韵。“占尽风情”,更是写出它独有的天姿国色。
  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梅花作具体的描绘,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横斜”描绘了它的姿态,“浮动”写出了它的神韵。再加上黄昏月下、清澈水边的环境烘托,就更突出了梅花的个性,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那静谧的意境,蒙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确实令人陶醉。
  颔联重在描写梅花本身,而颈联则着意环境的渲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前句极写禽鸟爱梅之甚,它尚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后一句则假托春夏的“粉蝶”,设想它们如见到梅花必定销魂。“先偷眼”“合断魂”,拟人的手法用得何等传神!
  尾联从借物抒怀一跃而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在赏梅时低声吟诵,檀板金樽的热闹完全多余。情操趣味,和盘托出,咏物抒怀,水乳交融。诗人虽是咏梅,表现的却是与世俗迥异的人格,市井檀板金樽,诗人微吟赏梅,别是一番情趣在诗行。
  《宋史》称林逋“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本诗颔联奇绝,为千古绝唱,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可也”,南宋诗人王十朋更称誉道:“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然此联亦有所本,李晔《紫桃轩杂缀》录南唐江为诗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稍加改动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遂成千古名句。比较二诗,江诗一联分咏竹与桂两种植物,分散了且不说,主要在它们没有抓住所咏对象的特点,“横斜”用之于竹则失去了活泼的生态,不是折断的,即是病枝!而于梅则显出了无限的妩媚。这种横逸斜出的姿势,正合乎梅的这种清高孤傲的身份;桂为浓香,有香传十里之誉,江诗没有置于日中而置之月下,也就失其馥郁之芬芳了。而梅花的香,正是无意中有,着意去寻又无的那种淡香,所以称之为浮动的暗香,就十分地熨帖了。体味“竹影”“桂香”,因其确指,终嫌用语过实,不若改后的意象“疏影”“暗香”所显示的蒙,既有梅花稀疏的特点。又有它清幽的芬芳。“疏影”与“清浅”意趣相通;“暗香”与“黄昏”情味绾合。故其境界之蕴藉空灵实远胜原诗。
  古人在诗词创作中,常化用前人词句,并倡导“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有的诗句一经再创作,融化为自已的词句后,脱胎换骨,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力。例如杜甫《宿江边阁》中的“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来自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改“出”为“宿”,意在写“薄云”驻留岩际依依不舍之状,舍动象为静象,遂与“翻”字相呼应,前静后动,阴阳互补。一“孤”字极写凄冷,一“翻”字立见波光粼粼。而何诗虽亦清新朴直,然“出”“上”均为动象,缺少变化;“出”“初”又同音相犯。故化用后的意象确有点铁成金之妙,实为一种升华之再创造!
  
  【相关链接】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脱胎于陆游的《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试比较二诗,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思路:
  陆诗以《马上作》为题,故由大景到小景,先写“平桥”“小陌”“翠霭”“杨柳” 等,然后突出“一枝红杏”。叶诗写园的一角,较陆诗取景小而含意深。二者都用一个“出”字将“红杏”拟人化,但陆诗没有点明非出不可的理由,叶诗强调“关不住”,这个“关”字一“呼”,突出了春意的活跃,再用“出墙来”一“应”,“出”字更为活泼,更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