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范进中举》《孔乙己》比较阅读

作者:姜树彬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语)。比较是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读书方法。
  在教读、赏析《范进中举》与《孔乙己》这两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发现二者有诸多相同与相异之处,现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写作背景
  
  《范进中举》写于18世纪中叶,当时,正值清朝雍正、乾隆两朝,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统治者既大兴文字狱,又考八股、开科举以笼络人士,此时的科举制为害甚是深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风气中。而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拉开帷幕时,有识之士提倡民主与科学,而封建势力仍旧掀起一股复古逆流。吴敬梓与鲁迅分别把对现实的深恶痛绝诉诸于彼此的作品中。
  
  二、思想内容
  
  1.主题:这两篇小说的主题都与封建科举制度有联系,《范进中举》主要意旨是揭露八股取士制度的罪恶,反映世态炎凉;而《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因此其意义更加具有普遍性。
  2.人物性格:范进与孔乙己都注重体面,讲究信用,生活艰难,不会营生。两人的人格都发生了严重扭曲。但他们的性格又是有差异的:范进有幸中举,可谓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他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孔乙己则屡试不中,穷困潦倒,好喝懒做,迂腐善良,自命清高。二者命运迥然。
  3.性质:《范进中举》写的是一场悲剧,结局圆满,《孔乙己》则是喜剧的氛围,悲剧的内容。
  
  三、语言运用
  
  人们对孔乙己的笑与范进中举而疯笑是不完全相同的。孔乙己之乎者也,言行迂腐,人们把他当作笑料,这深刻揭示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范进疯笑则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八股取士的毒害之深。
  
  四、文体和结构方式
  
  1.文体:《范进中举》是篇典范的、标准的古白话小说;《孔乙己》则是初创之际的中国现代白话小说。
  2.结构方式:《范进中举》全篇顺叙,它是长篇章回小说《儒林外史》其中一回,就事情本身来说,结构不算很完整;《孔乙己》则是以顺叙为主,兼有插叙,且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虽属短篇,但结构十分完整。
  
  五、写作技法
  
  1.《范进中举》直接运用第三人称描写。写范进中举之时,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小说突出地体现了“婉而多讽,感而能谐”(鲁迅语)的讽刺艺术:运用对比映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文中写胡屠户运用了这种手法;写范进的疯态的典型细节揭示了范进内心与外形的矛盾;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
  2.《孔乙己》是通过孩子的视角,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比第三人称显得更为真实真切。小说运用象征的手法,把旧中国缩小成一个鲁镇,又把焦点放在咸亨酒店这个场景里,每次都与人作简短的对话,其实这四次对话,都是现代象征戏剧中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联想力,让人听见后去感受其内涵。并不是普通小说的人物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