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普通话,何时成为“普通”话(节选)
作者:何桂平
柳永清,1981年~1984年在河北沽源丰源店乡阳坡村任教,1986年~1991年在沽源平定堡镇四人洼村任教,1991年至今在沽源实验学校任教。
【苦乐酸甜】
一
古代晋国有一个叫冯妇的人,善搏虎。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常发生火灾。由于东瓯话“火”“虎”读音毫无区别,东瓯人误以为冯妇善“扑火”,便请冯妇来灭火。冯妇跟着大家去救火,结果他没找到虎,反而被众人推着往火里冲,活活被烧死。
因为“火”和“虎”的方言同音误解,所以酿成悲剧。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很大。
二
中国北方,某农村。
“哎,你瞧瞧王家闺女,进城没两天,说话就变味了!”王一婷刚走过去,赵大婶就开始跟刘大娘小声嘀咕。
“可不是!‘后半晌儿’不说‘后半晌儿’,她说‘下五’,还‘下六’呢!”刘大娘撇着嘴说。
“奶奶,一婷姐说的‘下午’是后半晌儿的意思。但她说的‘下午’是‘午休’的‘午’,不是‘五六’的‘五’!”刘大娘的小孙女认真地说。
“去!一边儿玩儿去!谁不知道是‘午休’的‘午’,就是不爱听她这么说,庄稼人不说庄稼话,装洋!”
“我觉得挺好听的!老师说那叫普通话……”
“什么普通话!我告诉你,不许跟她学啊!人家笑话!”刘大娘严厉地说。
小孙女一脸委屈地走开了。
因为闭塞,所以固守;因为固守,所以落后。普通话将何处容身!
【心语独白】
是普通话,让我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我爱那音乐般的流淌。
【正音正字】
方言与普通话
河北沽源实验学校柳永清
我们经过调查分析,结合我们河北坝上的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总结出一些规律。韵母的差异:
1.地方话没有单韵母“o”,普通话的“bo、po、mo、fo”,而方言读“be、pe、me、fe”,但读此类音节时读成圆唇音,发出的音比较厚重。当地方言没有韵母“-i”,普通话“zhi chi shi ri” 方言读作“ji qi xi yi”。
2.地方话有部分音节在韵母a前加u如“干啥、猜一猜、咋办”读作“干shuà、cuāi一cuāi、zuǎ办”;有部分音节将韵母“ui”读作“ei”如“对(duì)劲”读“déi劲”,“后腿(tuǐ)”读“后téi”也有将部分“+e”韵母读作iao如“感觉、确实”读作“gān jioǎ“”qiào shì”。
3.地方方言没有前鼻韵母,“en in un ün读作“eng ing ueng yong”如“树根”读作“树(gēng)”“理论”读作“理(lòng)”“人民”读作“réng m!ng”。
【心语独白】
引吭高歌,赢得满堂喝彩,这是我从小的梦想,现如今,普通话为理想插上了金色的翅膀,理想终于放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