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现代文学的开端——“五四”运动与文学研究会

作者:刘国华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文学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白话文开始正式登上舞台,成为中国文学的新生力量。白话文的发展不仅开创了中国文学的崭新历程,同时也为现代语法规范奠定了坚实基础。
  (浩 其)
  
  【历史背景】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开端。
  1817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地球上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予各国的革命运动以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照耀着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十月革命大大鼓舞了许多知识分子,使一些在黑暗中摸索道路、长期苦闷彷徨的人振奋起来;使一些正在进行着反封建斗争的人们信心百倍,斗争得更为坚定和更为勇敢。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也从俄国革命的“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热风·“圣武”》)。正是在这种情形下,由上海迁至北京的《新青年》编辑部也于1918年间扩大,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人或先或后参加了编辑工作。以《新青年》为核心,实际上形成了包括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新文化统一战线,团结了许多知识分子共同向封建文化作斗争。文学革命这时也有新的发展,《新青年》自第四卷第五号(1918年5月)起完全改用白话文,白话诗作增多,并出现了以鲁迅的小说为代表的彻底反封建并且充满民族觉醒要求的新文学作品。
  1919年5月4月,以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收回山东主权的正义要求为直接导火线,在北京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爱国示威运动。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工商界也罢市。爱国浪潮迅速波及全国,形成全国范围的革命风暴。从此,中国无产阶级走上了政治舞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揭开了。经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声势进一步扩大,以各种实际行动参加或支持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新的社团、报刊风起云涌。据统计,“五四”后一年之中出现的新报刊达到四百种之多,尽管它们思想立场各不相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这正表明“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极为广泛的群众性,也表明文化运动已日益与政治运动相结合。
  五四运动后,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帜,文学革命也不断向前推进。白话文迅速取代了文言文在文化领域内的正宗地位。文学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和文学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以文学创作为武器,向封建制度和阻碍人民前进的旧事物展开了英勇的进攻。文学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促进了新思潮的传播,带动许多知识分子投入爱国运动和文化革命。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正因为是中国近代史上这样一个分水岭,而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921年以后,新文学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起的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文艺刊物在各地纷纷出现。新文学从一般革新运动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独立的队伍,并孕育出不同的流派。创作数量增多,质量也有进展。“五四”启蒙阶段内开放的文学革命之花,至此结出了更多的果实。
  这年一月,由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于北京正式成立。1921年7月,留学在日本的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郑伯奇、张资平等紧接着组成了创造社。这两个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团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学运动发展到了开始形成独立队伍的阶段。此后几年里,更多的文艺社团和刊物在全国各地涌现。据《星海》一书辑录的资料,从1921年到1923年,全国出现大小不同的文学社团四十余个,出版文学刊物52种。而到1925年止,已经出现的文学社团和刊物,据茅盾统计,各“不下一百余”(《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它们几乎遍布各大中城市,其中比较活跃的,在上海有欧阳子倩、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的民众戏剧社,胡山源等组成的弥洒社,田汉所办的南国社,高长虹等先后活动于京沪两地的狂飚社;在杭州有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1922年即已组成的湖畔诗社;在长沙有李青崖等组织的湖光文学社;在武昌有刘大杰等组成、受到郁达夫支持的艺林社;在天津有赵景深、焦菊隐等组织的绿波社;在北京,则有鲁迅、孙伏园、钱玄同、川岛、周作人等组成的语丝社;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组织的以浅草社为其前身的沉钟社;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等在鲁迅主持下组织的未名社;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胡适、陈源等组织的新月社等。这些为数众多的文学社团,其成员多为青年学生和职员,除小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外,大部分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其中有些已开始接受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它们活动的时间久暂不一,有不少团体和刊物产生之后旋即消失,思想倾向更是各不相同,但总的说来,仍然对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正如茅盾后来所说:“这几年的杂乱而且也好像有点浪费的团体活动和小型刊物的出版,就好比是尼罗河的大泛滥,跟着来的是大群的有希望的青年作家,他们在那狂猛的文学大活动的洪水中已经练得一副好身手,他们的出现使得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十年’的后半期顿然有声有色!”
  在上述众多的不同倾向的文学社团中,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不仅成立早,活动久,而且成员多,影响大,在流派发展上也最有代表性,各自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社团与流派简介】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五四”以后成立较早、活动最久、影响较大,在流派发展上也很有代表性的新文学社团。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成立,后迁至上海。发起人有郑振铎、沈雁冰、周作人、叶绍钧、孙伏园、许地山、王统照、郭绍虞、耿济之、矍世英、朱希祖、蒋百里等12人。后来参加的还有朱自清、谢冰心、王鲁彦、庐隐等人。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读书的陈毅也曾参加了文学研究会。鲁迅那时在北京教育部门任佥事。因当时北洋政府有所谓文官法规定,禁止各部官员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活动,所以鲁迅没有正式参加文学研究会,但他对文学研究会的发起和宗旨都是很赞成的。随着会员人数的发展,除北京、上海两地外,该会又在广州、宁波、郑州等地设立了分会。文学研究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小说月报》12卷第1号,文研会简章)。成立时并没有一个集体的共同的文学主张。它发起和建立文学团体只有很简要的三条,即:联络感情;增进知识;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反对“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是文学研究会同人的基本态度。他们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和探讨人生问题,并指导人生。因此,该会一向被人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人生派”。在创作方法上,他们提倡写实主义,因此,又被人称为“写实派”。该会成立时,由沈雁冰接编并全部革新了《小说月报》作为自己的机关刊物。1921年5月,他们又在上海《时事新报》出副刊《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此外,还陆续编印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25种。该会在各地的分会也出版了一些刊物。文学研究会团结了“五四”前后出现的大批作家,培养和扶植了许多新起的作家,从而在自己的旗帜下,形成了一支远比过去强大有力的作家队伍,创作了许多反帝反封建的现实主义作品,翻译和介绍了外国文学,为中国文学进一步向外国文学学习和借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他们还开展了文艺批评,同“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等文学派别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新文学运动的健康发展。1925年“五卅”运动后,文学研究会活动逐渐减少。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该会即无形解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