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钱塘湖春行

作者:冷 静




  披着轻纱的少女——春姑娘不远万里地从远方赶来了,她轻轻地呼唤着沉睡的大地,一切便欣欣然张开了那惺忪的睡眼。
  孤山石与贾公亭下,有一个美丽的湖泊,那就是钱塘湖。每当春到钱塘湖,他总会牵着他的那匹白马,漫步在白沙堤上。虽然在此做官的时间还不长,但在他得当的管理下,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他也就心满意足了。头顶的那片天空蔚蓝蔚蓝的。放眼望去,春水初涨,与岸齐平,它仿佛有着磁石一般的吸引力,令那往日高高在上的云也低垂下来,似乎还要在清水中照个影儿呢!瞧,岸边的树上飞来了几只早莺,正在忙着安家落户。闲暇之余,它们落在了树枝上,犹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鸣奏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春天的第一乐章。
  土地是微微湿润的——昨夜又下起了小雨。这雨滋润着大地,滋润着农田,也滋润着他的心。今年春天天公作美,雨水充沛,适于播种,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不禁想到。小草正在新奇地东张西望,它们像勤劳的小裁缝,用自己的身体为大地编织一块绿毯。但单单是绿色,也未免太单调了,这也少不了那五彩缤纷的点缀——花了。瞧,鹅黄色,雪白色,淡紫色,散落在草地上,像一件大地的花衣。不知不觉中,他与马都疲倦了,便将马拴在树下歇息。马静卧在草地上,正在闭目养神。可这眼前的美景,他怎么闲得住呢?树枝抽出来的新芽伸着那一个个调皮的小脑袋,睁大那一双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无一不在瞧着这已装扮得花花绿绿的春天。
  他独自走到钱塘湖畔,吹来了一阵寒意犹存但又不乏温馨的春风。它轻柔地抚摸着他的脸——这是春的陪衬。风里带着些泥土的气息,还有各种花的香。他闭上眼,享受这份春天特有的舒适、惬意,一缕诗绪不尽涌上心头,他吟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指导老师 何有国)
  
  【细细品味】
  开篇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读者倍感亲切,又使春的形象栩栩如生。
  借助想象和联想勾勒出湖光山色的初春特征,“他”的出现使这幅画面有了神韵。
  此处描写得不够形象和生动,精彩之处没有点化出来。比如“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啄”字,既表明了观察的细致入微,也写出燕子在湖边啄泥的神态。
  通过植物的情态来写“春”已经够美了,再融进人与马,这幅画面自然就动起来了。
  把诗人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以上的层层铺垫,自然就构成了这幅生机盎然的西湖“春行”图。
  
  整体评析
  本篇古诗改写亮点有二:
  一是小作者已基本掌握了改写诗歌的“秘诀”,做到了“言意转换”,即从“语表层”进入“内蕴层”,从而进入古诗的“意境”。学生与诗作者的心灵在对话情景中达到沟通与默契。
  二是用想象、联想来充实古诗的“空白”,使古诗内蕴的“意”变得充实与完整。有人说,想象是一位天使,能够牵动你无限的思绪。本文就是最好的例证。
  (点评老师 李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