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羡余”与“赘余”

作者:王 萍




  先请看几个例子:
  ①那天晚上就他一人独自在家。
  ②你总算来了?我足足等了你一年365天。
  ③歌咏队今天下午集中,进行彩排,准备演出。
  ④这次恐怖事件造成至少3名以上的平民丧生。
  上述几例中,到底哪些句子表达准确,哪些句子有错误呢?这里必须分清两个概念,即“羡余”和“赘余”。
  “羡余”这个词本义是“累赘”的意思,在语言学中,“羡余”这个术语的含义是指信息传递中有意添加的多余成分。这种成分担负着传递多余信息的功能,是必要的重复,有其自身的重要作用。日常交际中,人们为了对必要信息进行强化或说话的协调连贯,总是提供比实际需要更多的信息,这就产生了“羡余”。它在语言交际中有积极的作用,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如上文中提及的例句①和②:
  ①那天晚上就他一人独自在家。(“一人”与“独自”重复,强调“一个人”。羡余成分起强化另一个语素的作用。)
  ②你总算来了?我足足等了你一年365天。(“一年”与“365天”重复,但两个同义短语合用却起到强化语义的作用,而且使语言具有一种含蓄深沉的意味,给人留下了咀嚼的情感空间,也便于读者深入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表达效果极好。)又如:
  1945年,他亲眼目睹了原子弹爆炸的恐怖场面。 (“亲眼目睹”重复,羡余成分给人音节整齐和谐的感觉。)
  “赘余”是指句子结构已经完整,句意也比较明晰,可是又使用了表达上不必要的词语,叠床架屋,出现“赘余”。它是病句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如上文中提及的例句③和④:
  ③歌咏队今天下午集中,进行彩排,准备演出。 (“集中、彩排、演出”是累加,因彩排必须集中,也是为了演出,是不言而喻的,不必明言。)
  ④这次恐怖事件造成至少3名以上的平民丧生。 (“至少”是一个表范围的副词,在其后接一个数词,当属正确。在数词后再缀以表范围的概数词“以上”,就造成了赘余。)再如:
  我的家父今年87岁了,身体尚健康。 (“家父”是谦词,即“自己的父亲”,在其前面缀以“我的”,就与“家父”语意重复。)
  羡余与赘余虽然都有重复之处,但从表达规范上看,前者是必要的重复,后者是不必要的重复。那么如何区分羡余与赘余呢?
  一、语言使用的习惯。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人家都这样说,都懂得它的意思,听的人和说的人中间毫不隔阂,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在我没来北京以前,我以为一定很冷”,既然“没来”,就谈不到“以前”“以后”。应该说“在我来北京以前”才对,可是人家都习惯加上一个“没”字。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好些。两位先生把这类说法称为“习惯语”,并说:“习惯语是不容许分析的……是正确的。”诸如“凯旋归来”“公开宣称”“一人独自”“非法走私”“免费赠送”“亲眼目睹”“仔细端详”“提出质疑”一类词语,已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了习惯语。
  二、语言表达的效果。即考察表达上是否有必要,去掉它是否影响表达。如果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削弱了原来句子的语意或使句子不符合表达的习惯,让人感到别扭,那么我们多半可以认定它是“羡余”成分,反之,则为“赘余”成分。如短信:“一小时60分钟我在想你,一天24小时我在盼你,一月30天我在恋你,一年365日我离不开你。”就用“羡余”这种方式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