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外国中学生怎么读书、写作
作者:乐 乐
世界上,凡是发达的国家和先进的民族,都有良好的读书传统。换句话说,良好的学习型社会机制和全民读书氛围,能促进国民素质和民族竞争力的提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国的同龄人是怎么读书、写作的。
(编 者)
美 国
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的中学生没有多少事可干,所有的美国孩子都享有接受最好教育的特权,人人都可以上学,美国学校的学习特别容易。不过,他们没搞明白的是,那些不好好做功课的人,考试往往及格!
在美国,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压力都很小,但一进入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骤增。很多学生称自己为“学习机器”。他们感到每天都很吃力,疲于应付,总是生活在一种持续不断的压力当中。一些人经常失眠,胃口不佳,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自己喜爱的运动,千方百计去追求好的学业成绩。还有的学生生活在焦虑和抑郁当中,因为他们不断处于与同伴之间的竞争当中,以前通常被认为是优秀的成绩“B”,现在看来是一种失败,非得拿到“A”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他们知道越来越多的同伴在为进入优秀的大学而努力奋斗、互相竞争,自己只有尽可能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才能有机会获得优秀大学的青睐。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丹尼斯·波普教授认为:“不要认为美国的学生生活在天堂中,如果你曾经这样想过,那么,现在改正过来。美国学生压力也很大,他们除了搞好自己的学业,还要兼顾很多课余活动,如果你在中学时没有加入过什么社团,也没有什么特长,没有一所大学会录取你的。”
已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的乔安妮说,上中学的时候,她一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的,晚上在学校要呆到10点才能回家,作业很多,节假日都难得休息。不过她并非完全在题海中挣扎,她把很多时间花在“课外”,她要打篮球、垒球,用大量时间阅读,坚持写日记。但她并不感觉累,因为这都是她的兴趣所在,全是自己的选择,这些活动对她来说都是有用的。只要是对学习有用的事情,她都会去做。
乔安妮的实用主义观点,也代表了时下许多美国学生的观点。重视实践行动的本质和美国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实用主义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被美国人广泛奉行的大众哲学,最终发展成一种民族精神,成为美国人生活方式的指导思想,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人的价值判断。美国人在处理或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无不表现出这一特征,实用主义传统客观上塑造了美国大众和外交战略决策者的文化价值观。亨利·基辛格曾说:“ 没有一个国家在日常生活中比美国更务实……”
在实用主义哲学观点的指导下,美国的中学生阅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一旦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学生们马上钻到图书馆里查阅各种资料,然后罗列、筛选、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材料,经过自己的加工润色,然后写出一篇让老师满意的好文章来。
英 国
英国的学生一升入初中就开始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他们的阅读习惯是向审美靠拢,所以学生们都倾向于选择文辞优美、寓意深刻的文章来读。
据调查,不少英国男生在小学毕业后就不再为消遣而读书,他们的英语水平往往低于女生,写作能力也大打折扣,不如同龄的女生。主要原因就在于,女生的阅读量要远远大于男生。英国教育大臣艾伦·约翰逊日前宣布,将向学校免费提供探险小说和侦探小说,以鼓励更多的男生读书。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格兰每所国立中学都可从167种书中挑选20种书,在图书馆设立“男生书架”。这项计划将耗资60万英镑。可供选择的书包括当代畅销小说,如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托尔金的《霍比特人》(又译《小矮人历险记》)和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等。
约翰逊表示希望通过这一举措激发男生的读书热情。他说:“消遣阅读与学习成绩之间有明显的联系。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英语成绩,对学习其他科目也有帮助。阅读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性和求知欲,丰富他们的生活,同时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材料。”
德 国
据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份调查表明,德国大多数的中学生对数理化课程感兴趣,调查同时表明,德国的中学生非常热衷于阅读和科学有关的各种书籍。同时,对虚构小说的热情又大大超过了其他国家的中学生。1943年出版的法国哲理童话《小王子》至今仍受到德国中学生的普遍喜爱。
在德国,黑格尔的读书方法受到德国中学生的推崇。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习惯,就是凡是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各类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手。德国中学生非常明白这个道理:阅读也是作文素材的来源之一,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他们在阅读的时候,一般会做笔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已是人们熟知的有关读书与写作的古训。勤记是帮助人们增长知识的有效手段,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话告诫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手抄笔录,手脑并用。只要坚持勤记,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知识的富有者,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此外,德国大部分中学生都有保存、不定期浏览自己的作文的习惯。这一点,是大部分中国学生没有想到的,很多同学作文本用完了,就搁在一边,再也想不到它会对语文、写作有什么作用。其实,作文实际上是自己学习语文课的一种综合性练习。多看自己的作文,重温老师的修改和批语,总结自己作文时常犯的毛病,这些毛病在历次作文中改进得如何,老师是怎样修改的?道理何在?到复习阶段,自己的写作水平总会有所提高,当时认为很好的句子、段落,复习时再看可能就觉得不怎么如意,改上几句,也就是新的提高。作文水平提高了,语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俄罗斯
俄罗斯是世界上公认的“读书民族”。在俄罗斯的地铁车厢里,大部分乘客都捧着书在看,其中有很多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车厢简直就是一个公共阅览室。而且,俄罗斯大多数人都喜欢和重视阅读文学名著。据介绍,普希金文集的总发行量在俄罗斯已超过1000万套,这意味着每5个家庭就有一套普希金文集。巴尔扎克的作品,总发行量也在1000万册以上。这几年,尽管受到商品大潮的冲击,但经典作品在俄罗斯仍然没受冷落。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他们可能没有读过普希金的全部作品,但没有人没读过《叶甫盖尼·奥涅金》;他们可能没有读过全部的托尔斯泰,但没有人没读过《战争与和平》。
然而,俄罗斯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正在经历一场阅读危机,政府提出要在国家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制定《民族阅读大纲》,以保证每个人读书的数量,尤其是中学生读书的数量必须快速增长。俄罗斯这个民族重视阅读,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