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中考作文阅卷札记一:书写与语言

作者:吕贻晓




  2007年中考作文阅卷现场,笔者和往年一样,边改作文,边听其他老师的改卷感受,边用红笔在中考作文登分单上随时记录,现简要整理如下。
  2007年河南实验区中考作文题: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那一次,我很 (快乐、内疚、受启发)
  从括号中三个词语任选一个,填写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
  要求:①先写出完整的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首先,改卷时间和任务量。家长和孩子焦急地等成绩看分数,调剂志愿,所以,中考作文批改要求高效率,高质量。三天左右改完全市的作文,每人每天大约要改20本左右,上午下午各10本左右,时间是各4个小时,除去中间休息和汇报讨论总结打分情况40分钟,按半天10本算下来,改一本作文(30份)时间是20分钟,也就是说一篇中考作文40秒出成绩。由此可见中考作文和平常作文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没有太多的批改思考时间。
  当然,为了防止老师乱打分不负责,一篇作文三个人分别打分,如果三个分数都在一类内(作文分数分从高到低5类,或者说5个层次,如一类文46~50分,二类文40~45分),取最高分,如一篇作文得分分别是48、47、50都在一类,而且有满分50分,取满分,但满分比例掌握在5%左右;如果三个分数不在一类内,如有一类的46,也有二类的45、43,那么取三个分数的平均值。
  其次,改卷环境。六七月高温炎热的天气,阅卷室有空调还好点,一连几天,坐在闷热的环境中,几乎不说话,不停地改作文,每天600份,高强度脑力劳动,时间长了,老师容易头昏眼胀,产生审美疲劳。
  最后,从作文四个评分项目:书写、语言、结构和思想内容四个方面总结中考作文打分情况。下面先谈书写和语言。
  一、 书写。
  老师们普遍喜欢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作文。不仅仅说这是一类文的要求,老师们看到这样的作文就好像看到了一个踏实勤奋、刻苦认真的学生,当然喜欢了,这样第一印象好,感情分数就出来了。同样内容的作文,书写好者得分一般比书写差的要多不少,档次也可能普遍高些。老师们讨厌字迹潦草、不容易辨认、错别字比较多、卷面很不整洁的作文,这样的作文容易让老师想到一个贪玩浮躁、不努力学习、不在乎成绩的学生,而且给改卷造成很大难度。
  如果书写方面没有问题,就可以以二类文40~45分为切入分打分,如果有明显问题,就以三类文35~39分为切入分打分。当然,高分作文也允许学生写错别字和病句,不求全责备。
  错别字3个扣一分,不重复计分;缺标题扣2分;字数不足300字,各项目得分均最低分,总分不高于20分;字数在300~600中间,不足部分缺50字扣一分;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常见标点错误为:不少考生习惯将汉语中句号写为英语中句号(黑点),以及引号的大量使用错误,网络上的特殊符号也被学生误用为标点,这是要扣分的;常见错别字很影响印象得分:“同桌”写成“同床”,“根本”写成“跟本”,“即使”写成“既使”,“内疚”写成“内衣”,暴露出语文基础知识不足,或者心理因素的欠缺。
  建议书写使用黑色或者纯蓝色钢笔、水笔,可以稍微遮丑,看着相对整洁些,圆珠笔效果相对比较乱、草,颜色还浅,不易看清,老师一动不动几个小时盯作文看,比较累,容易看走眼。
  二、语言。
  一类文(46~50分)语言参考标准“文从字顺,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即:语言规范,语句结构完整,有活力,有文采,能感人,活泼流畅;修辞丰富,如比喻、排比的使用;名句格言活学活用。有考生在回忆第一次演讲时,写到:“老师的微笑如春日里摇过一丝风,生机霎起;如夏日里池塘上荡起的一圈涟漪,满含柔情;如秋日里鸿雁划过天空,风高云淡;如冬日里腊梅独放,香飘怡然,一瞬间,我吸取了力量。我带领同学们去欣赏那千年的唐风宋雨,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一碧万顷的水天相接处,听那渔舟晚唱,听那长亭外古道边的古筝轻弹……”读罢,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文学素养比较高,文学积累丰厚的学生,感受到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借鉴运用语言的孩子。所以,这类作文打分相对较高。
  比喻和其他修辞妙处如下: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的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借代的作用: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对偶的作用:1.便于吟诵,易于记忆;2.有音乐美;3.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理清晰;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能够正确和熟练使用各种修辞是一个人驾御语言能力高强的标志;但是,近年来一直这样,再下去可能导致中学生的作文越来越讲究铺陈排比,语言华丽,而少了真情实感的流露,因为近年来,语言朴素的作文,在考场上得高分的愈不多见,值得警惕反思。
  二类文(40~45分)语言参考标准“文从字顺,表达较好”。即:语言规范,够600字,没有什么明显语病。
  三类文(35~39分)语言参考标准“语言通顺,病句较少”。即:读起来顺口,不很别扭,病句不超过三处。
  四类文(30~34分)语言参考标准“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太多”。即:读起来生硬,但大概能明白作者的意思,病句在5句以内。
  五类文(29分以下)语言参考标准“语言不通顺,病句多”。即:读起来拗口,难以理解文章意思,病句在8句以上。
  英文单词尽量少出现,中英文夹杂看着很不舒服,有的一个单词占一空格,有的一个单词占好几个空格,老教师可能看不懂,而且出现英文词句基本按病句处理,如有考生写“上网GAME,60W~400W”,不知所云。网络语言尽量少用,虽然网络语言的兴起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现在的中学生几乎天天接触网络,但是在发展过程有不少混乱的句子,很不规范的表达,夹杂在规范汉语中,不协调,甚至难以理解,如“偶”“东东”“你蛋白质”“大虾”“展信QQ糖,开心太平洋”等;以及网络符号“※”“№”“♂”等尽量不要用,如有考生写到“心情指数☆☆☆”,让人费解,影响得分。戏说类语言慎用,近年“水煮”“大话”之类影视文学走俏,在中学生中也很流行,部分考生也模仿“父母的爱犹如长江水,滔滔不绝,滚滚东流,一发不可收拾”。让老师哭笑不得。口头禅也要尽可能避免,如“哇噻噻”“吧啦吧啦”之类。总之,中考作文要使用规范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