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不熄的明灯
作者:韩腊梅
我的父亲是个很要强的铮铮汉子,却偏又一辈子背运。他在长身子骨时,遇上了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的3年自然灾害,吃过草,咽过糠,尝尽苦难,饿得像只瘦猴。到了读书的年龄,又遇上了“天翻地覆”的10年,学业被迫中止,也就缺少了那一份“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潇洒。后来在工作实践中,他硬是以“钉子”的钻劲和挤劲,伴着窗前的如豆的灯光,孜孜苦读,积天长日久的努力,肚子里多少装进了一些“墨水”,在基层断断续续弄了20多年的笔杆子。有句顺口溜说:“末流记者写本报”,正直善良的父亲终因缺乏生存的远见卓识,非但没有能摘取作家的桂冠,连个正儿八经的“末流”记者也没当上。待到落叶飘过,又一年从夏走到了秋,父亲如日中天的年华,却冷不丁遭遇“优化组合”首批下岗,一生钟爱的码字梦便彻底破灭……
自此,父亲像丢了魂似的怅然若失,我却感到莫名的欢愉。心想,他苦行僧似的打拼了半辈子,也没啥指望了,还不如早点儿放松放松,再说我准备考中学了,也需要他在家里打理,好歹也能吃上一口应时饭哩。孰料,父亲回家后却一刻也没闲着,白天四处打工时兼着采风,晚上依然雷打不动地宛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似的顽强而执著地在灯下学习,笔耕不辍,就像还在上班一样。从学校上完夜课回来,已是晚上近10点钟了,一路骑车到家,总是远远地望见窗前的台灯在亮着,父亲正埋首灯下,不是看书,就是写写弄弄。当我把钥匙插进锁孔,“咔嚓”一声打开门,到“噔噔噔”地上楼站到他的身后,他也常常凝坐不动,毫无觉察,全身心地浸润在那一刻的冥思苦想之中,那种专注的神情成了我少年记忆中的定格,让我至今不忘。
那一阵子,正值家居刚落成,房前还留着个一二米深的污水塘,挡住了出门的路。光景颇为惨淡的父亲自己借来辆畚箕车,从大老远的地方拉来泥土,一车车倒进水塘中。寒冬腊月的,天出奇的冷,父亲穿着单衣,弓着背,猫着腰,拉着满载的泥土,哼哧哧喘着粗气,一步步向前迈进,那绷直的车带子深深地勒进他那瘦削的肩胛,每运一回都累得汗流浃背。但到了反身放空车再去取土时,汗淋淋的身子经凛冽的冷风一吹,又止不住直打战。一天下来,饥寒交迫,我想父亲肯定是累趴下了。然而,当我摸黑回家时,父亲窗前的灯却照常熠熠地放射着光华……
经过连续10多天的苦战,偌大的一个污水塘终于填平了,但父亲却到底落下了重伤风的毛病。那天,我遇上了一道十分难解的题目,一直折腾到夜间近11点钟,也没能把题给解开,回到家里,我沮丧地倒在床上,辗转难眠。
“怎么,遇上啥事儿啦?”依在灯影里的父亲头也不回地问,说完便捂着嘴咳嗽。微弱的灯光照着他端坐不动的身躯,犹如一尊青铜雕像。
“我还有一道难题……”我犹豫着回答。
“千万别让它过夜!”父亲鼓励说,“我也正遇上拦路虎哩,快起来,上阵父女兵,咱俩一块攻关……”说着,他又连声咳起嗽来。
受他的感染,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在灯下重新展开纸笔。不知怎的,没过多久,那道难题竟然很快迎刃而解了。扭头看着父亲,他还在全神贯注地用功……往日,父亲在职时如饥似渴地读书写作,在报刊上发表的尽管多是些“豆腐块儿”,但多少能享受到一点手写的字变成铅字的愉悦,眼下他写的东西,连当地的一份八开小报都挨不上,可他依旧乐此不疲,不知是什么支撑着他这样做,我忍不住问道:“爸,你不讲喝,不讲穿,也不去跳舞、搓麻将,一年到头忙完活就读呀写呀的,究竟图个啥呢?”
父亲慢慢抬起头,神情庄重地朝前努努嘴说:“孩子,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呀……”顺着他的眼光望去,我才看清了他在写字台前的墙壁上,挂着一条幅,上面写有鲁迅先生的教诲:“我希望中国的青年都能向上走。”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鼻子一酸,眼泪旋即夺眶而出:一生清贫潦倒的父亲,那种将读书写作自觉融进自己的血液,奋发昂扬的高尚情操和精神,怎不令人格外敬佩呢!
这时,一轮明月爬上了窗棂,屋里的灯光顿时显得亮堂了许多;在灯光的映照下,挺胸端坐着的父亲也越发显得高大了。
啊,可敬的父亲,你就是那不熄的明灯。郭敏《题芹圃画石》诗赞颂文学巨匠曹雪芹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你的文学成就无疑是没法望曹翁项背的,但就其精神品格而言,把那首诗移赠予你,却是非常贴切的。我虽然远离了你,可那明亮的灯光仍时时闪烁在我的眼前,照亮我渴望知识的心田……
(本文为北大爱心社首届“草房子杯”全国初中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
[推荐人语]
写母亲容易,写父亲难。因为要真正了解父亲,懂得父亲的爱,并不容易。
本文作者的父亲,“一生清贫潦倒”,却读书写作不止,“我”不理解他为何“乐此不疲”;直到那一夜,父亲一句话:“孩子,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呀……”,才被点醒:不仅懂得了父亲“将读书写作融入血液和生命”的精神,更懂得了父亲对自己的期待和爱,懂得了如何读书与做人。——作者具体细致地写出了这一父女情感交流、认识过程,没有过多的赞语,也几乎没有多少抒情,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并且引发我们深思。这里的关键,是要用心去理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北大中文系教授 钱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