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7期

在声音的世界里

作者:王 蒙




  我至今忘记不了孩提时代听到过的算命瞎子吹奏的笛声。寒冷的冬夜,萧瑟的生活,一声无依无靠的笛子,呜咽抖颤,如泣如诉,表达着人生的艰难困苦、孤独凄清,轻回低转,听之泪下。不知道算不算我这一生的第一节音乐课。
  我慢慢知道,声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无影无踪,无体积无重量无定形,却又入耳牵心,移神动性,说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无为而无不为。
  我喜欢听雨,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而又缠绵、弥漫、无尽。中雨声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似乎这声音能带来某种新的转机、新的希望。大雨声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怖呼唤着豪情。而突然的风声能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紧在一起,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忧思中而又跃跃欲试。
  我学唱歌,所有的动人的歌曲似乎都带有一点感伤。即使是进行曲、谐谑曲,当这个歌曲被你学会,装进你的头脑,当一切都时过境迁的时候,记忆中的进行曲不是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温柔吗?即使是最激越、最欢快的歌曲,一个人唱起来,不也是有点寂寞吗?一个真正的强者,一个真正激越着和欢快着的人,未必会唱很多的歌。一个财源茂盛的大亨未必会去写企业家的报告文学。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大约不会去做特型演员演革命领袖。一个与自己的心上人过着团圆美满的夫妻生活、天长地久不分离、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人,大概也不会去谱写吟唱小夜曲。
  莫非,艺术是属于弱者、失败者的?
  我喜欢听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它似乎用闲适并带几分粗犷的声音吐出了心中的块垒。我喜欢听梅花大鼓《宝玉探晴雯》,绕来绕去的腔调十分含蓄,十分委婉,我总觉得用这样的曲子做背景音乐是最合适的。河南坠子的调门与唱法则富有一种幽默感,听坠子就好像听一位热心的、大嗓门的、率真本色中流露着娇憨的小大姐的白话。戏曲中最让我动情的是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哦,我的燕赵故乡,你太压抑,又太奔放,你太古老,又太孩子气了。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青年时代我开始接触西洋音乐了,《桑塔露琪亚》《我的太阳》《伏尔加船夫曲》《夏天最后的一棵玫瑰》《老人河》,所有的西洋歌曲都澎湃着情潮,都拥有一种强健的欲望,哪怕这种欲望派生出许多悲伤和烦恼,哪怕是痛苦也痛苦得那样强劲。
  很快地,我投身到苏联歌曲的海洋里去了。《喀秋莎》和《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广大》打头,一首接一首明朗、充实、理想、执著的苏联歌曲掀起了我心头的波浪,点燃了我青春的火焰,插上了我奋飞的翅膀。苏联歌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命运的一部分。不管苏联的历史将会怎样书写,我永远爱这些歌曲,包括歌颂斯大林的歌,它们意味着的与其说是苏联的政治和历史,不如说是我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音乐毕竟不是公文,当公文失效了的时候,(尽管与一个时期的公文有关的)音乐却会留下来,脱离开一个时期的政治社会历史规定,脱离开那时的作曲家与听众给声音附加上去的种种具体目的和具体限制,成为永远的纪念和见证,成为永远可以温习的感情贮藏。这样说,艺术又是属于强者了,艺术的名字是“坚强”,是“恒久”。正像一首苏联歌曲所唱的那样,它是“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也不会下沉”的。
  说老实话,我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水准并不怎样。我不会演奏任何一样乐器。不会拿起五线谱视唱,不知道许多大音乐家的姓名与代表作。但我确实喜爱音乐,能够沉浸在我所能够欣赏的声音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进入了声音的世界,我的身心如鱼得水。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柴可夫斯基给我以深沉、忧郁而又翩翩清洒的美。贝多芬则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丰赡使我五体投地得喘不过气来。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听了他的作品我会觉得自己人更年轻,更聪明,更自信。所有他们的作品都给我一种神圣,一种清明,一种灵魂沐浴的通畅爽洁,一种对于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一切困扰和痛苦的代价的理解和肯定。听他们的作品,是我能够健康地活着、继续健康地活下去、战胜一切邪恶和干扰、工作下去、写作下去的保证和力量的源泉。
  流行歌曲、通俗歌曲,也自有它的魅力。周璇、邓丽君、韦唯,以及美国约翰·丹佛、巴芭拉,德国的尼娜,苏联的布加乔娃,西班牙的胡里奥,都有打动我的地方。我甚至于设想过,如果我当年不去搞写作,如果我去学唱通俗歌曲或者去学器乐或者去学作曲呢?我相信,我会有一定的成就的。并非由于我什么事都逞能,不是由于我声带条件特别好,只是由于我太热爱音乐,太愿意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了。而经验告诉我,热爱,这已经是做好一件事的首要的保证了。
  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么?
  赏 析
  这是两篇解读音乐艺术的散文。
  味道醇美,情韵悠长。
  《音乐之伴》开门见山,先亮出自己的观点:“音乐是有年龄的”。
  然后,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以年龄为序,深情地回忆了自己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对音乐的不同感悟。
  不仅如此,作者还凭着她对音乐的独特感悟,解决了音乐的三大特点;“音乐具有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不同的音乐可以使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音乐迷分享”。同时,音乐还是“宽容大度”的,“它知道自己所能在人们心上激起的回声,是以‘喜欢’作为唯一标准的”。另外,音乐还“有点儿模糊,有点儿空灵”“它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它一旦“被人吸纳到心里去”,就会“被人在各个生命阶段自然而然地传递下去”,从而“变得永恒”。
  文章大量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文采飞扬,极具可读性。
  《在声音的世界里》,作者从孩提时代听算命盲人吹奏的笛声,接受音乐的启蒙教育写起,感悟到“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作者以音乐为载体而发端,抒发了对生活的深厚热爱之情,表达了热爱“是做好一件事的首要的保证”的坚定信念。
  文章写得热情奔放,如歌如颂。作者认为音乐是“世界上奇妙的东西”“无影无踪,无体积无重量无定形”,“却又入耳牵心,移神动性,说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作者还用听雨的感受,由“小雨——中雨——大雨——风雨声混合”,与音乐类比,层次渐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把音乐的奇妙写得维妙动人。
  既而,作者写由听雨声而萌生学唱歌的念头,浓墨重彩,大肆铺陈。初学时,虽有伤感,却能怡情冶趣。后来陶醉于民族音乐的粗犷、含蓄、委婉、极富幽默感和苍凉高亢的神韵中,“如醉如痴”,青年时代接触西洋音乐,被它那“澎湃着情潮”,拥有“健康的欲望”的旋律所陶醉。哪怕它“派生出许多悲伤和烦恼”“哪怕是痛苦也痛苦得那样强劲”,因而乐此不疲,留连忘返。而前苏联那一首首明朗、充实、理想、执著的歌曲,竟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命运的一部分”,掀起“心中的波浪”,点燃“青春的火焰”,给自己插上“奋飞的翅膀”,留存下来,“成为永远的纪念”和“可以温习的感情贮藏”。自己沉浸在“能够欣赏的声音世界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超越、排解、升华和了悟。一旦进入声音的世界就“身心如鱼得水”“能够健康地活着”“战胜一切邪恶和干扰、工作下去、写作下去”。一个人如果没有对音乐的潜心研究和生命了悟,是绝难写出如此精彩的感受的。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这是有力的证明。是音乐给了他巨大的勇气和力量,使他战胜了人生路上的艰难困苦,使他度过了那不堪回首,无奈无助的21年艰难的岁月,使他的生活真正的“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这是对音乐用生命进行的解读和了悟。这是对音乐血浓于水的深情赞颂!
  文章还极力调动各种有效的表现手法,使它更具魅力。最突出的是运用对比映衬。用听雨衬托音乐,使音乐显得更美;还将强者、大亨、政治家和美满夫妻对艺术的不屑同自己痴情于音乐,以及音乐与公文进行对比,体现了音乐的强大力量。
  因为作者有高深的音乐修养,善于鉴赏音乐,音乐引发了他心灵的感动,因此写起来就笔尖生情,如走龙蛇。同时,作者还善于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和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使文章潇洒自如,晶莹剔透。而在结构上,则表现出一种心到情到笔到的无设防、无障碍的飘逸和洒脱,十分自然。
   (唐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