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8期

挣脱作文枷锁

作者:毛志成




  中学生感到作文很苦,我很同情,而且认为作文之苦“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学子”,没有喊过作文之苦的人很少,近于没有。连被称之为“圣人”的孔夫子,也承认自己“述而不作”。也就是说,他只满足于记录、解释、评论一些事,而不去硬“作”什么文章。可见,“作文”的苦主要在于“作”。
  什么是“作”?具体到中学生来说,就是奉老师之命强行去“挤”文章。
  让一个青少年无缘无故地产生写作兴趣,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常的儿童、少年,宁可去干些体力劳动的事,也不愿困在家里或教室里去写两个小时的文章。这是大多数人的心理,成年人也一样。如果父母逼孩子写作文,并讲了一大套作文重要性的道理,孩子若是反过头来说:“你自己写一篇文章看看!”我相信那些父母宁可去做三个小时的家务劳动,累得通身是汗,也不愿意用半小时去写一段短短的文章。
  很多老师(包括语文老师)也如此。他们下班之后虽然熬到深夜去批改学生作文,写出很长很长的批语,真是不辞辛苦,但如果有人要求他自己写一篇文章,他也会叫苦连天(当然也有例外)。
  让任何人无前提地对写作产生兴趣,都是做不到的。
  写作兴趣的产生,像一棵树一样,必须有根。没有根的东西,无论怎样人为地施肥、浇水,也是无济于事的。
  写作兴趣的“根”是什么?这样的“根”虽然很多,但首先必须有一条“主根”。这条“主根”就是阅读兴趣。一个人只有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有“痛”,甚而废寝忘食,才能渐渐地产生一种“我也写几句话、几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愿望。始终没有阅读兴趣的人,绝不会突然产生“写痛”,连神仙也办不到。
  有阅读兴趣的人未必都乐于去写,但没有兴趣去阅读的人是注定不会有写作兴趣的。
  因此,要想产生写作兴趣,学生的第一“法宝”就是大量阅读。读的书或文章应该多一点,也可以“杂”一点。有了“读瘾”,才可能谈得上有“写瘾”。不过,仅仅产生了朦朦胧胧的写作兴趣,一经真的动笔写起来,又往往叫苦。苦就苦在你于不知不觉中,又一次成了作文奴隶。
  什么是作文的奴隶?
  我看至少有以下几种情况,例如:
  你自己对什么事并未感动,老师将作文题写在黑板上之后也没有把你的情绪鼓动起来,你只能无可奈何地硬写,这就是作文的奴隶。
  对某些事、某些想法、某些感情,你也曾有过,但与大多数同学的看法一样,没有你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写文章只是照葫芦画瓢,跟着别人学样。写出的文章只能干干巴巴,空空洞洞。这也是作文的奴隶。
  你看到了某些事或产生了某些想法,本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众不同,但在写文章时却想这想那,犹犹豫豫,生怕老师读了之后不喜欢,同学读了之后认为你“想法太古怪”。在别人的思想压迫下,你投降了,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也就只能将文章写成人云亦云的模式化文章。这更是做了作文的奴隶。
  看到某位同学的作文被老师表扬,成了“范文”,得了高分或获了什么奖,你就跟着学样,一次又一次仿作。这同样是作文的奴隶。
  老师表扬了你的一篇文章,你以后的作文总是写成这种样子,大同小异。生怕一突破,一飞跃,老师不再喜欢,分数也降了下来。有这样多的杂念,失去了对自己独立见解的坚持,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勇气。这往往是又一次做了作文的奴隶。
  怎样才能挣脱作文压迫、不做作文奴隶?头一条就是不要过分屈服于命题作文,也不要过分指望从命题作文中提高写作水平。对老师下达的命题作文,当然是要写的,但不要“死盯”题目,尽量调动或“借用”自己的另外情绪,写出“自我感觉良好”而未必使老师喜欢的文章,不要怕一时分数低。
  从根本上说,真正的好文章都像“野生植物”,不是“园栽植物”。只有在命题作文之外,在课余有写作兴趣,而且又写了较多的“自由文章”(如日记、通信、随感、杂谈或诗歌、散文等等),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水平提高了,包括思想见识、语言文采都提高了,有了这样的基本功,即使再遇到命题作文(如高考的作文试题),也会显示出你的作文能力。
  有的中学生也曾有过“想写文章”的愿望(甚而冲动),但与之而来的是另一种苦恼。例如,有的同学确实觉得有的人、有的事使他感动,甚而热泪盈眶,想写出来。但一动笔,又“没词儿”了。或是写了一遍之后,自己读一番或给人读一番,都觉得没意思,想打哈欠。这种苦恼是很多人都常有的,原因在哪里?
  原因之一就是你对自己为之感动的事,不能把这件事很具体、很入实地介绍给别人,只是堆了一些很空洞的词儿,别人也只是感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谁会感动呢?
  比方说,一个孩子很爱他的妈妈。也想写写他的妈妈。于是便动笔写出:我的妈妈是个慈祥的人,是个可爱的人,是个勤劳的人,是个助人为乐、无私忘我的人……
  如果你写不出妈妈的许多很实在的模样、神态、行为,或是写不出妈妈所做的具体事儿,光是使用了一大串虚词儿,如“慈祥”、“可爱”、“勤劳”、“助人为乐”、“无私忘我”等等,毕竟是一堆空话。对这样的同学,我劝你先不要急于使用《我的妈妈》那样的“大题目”来写,倒不如选些“小题目”来写。例如可以写《妈妈那一天笑了》《妈妈摸着我的脸说》《妈妈太累了》《妈妈帮助张家阿姨织毛衣》《妈妈为灾区捐了款不让我说》等等。
  如果你把这样的实际事儿写细了,写实了,别人也就自然会感动。
  这就叫“会写”了。
  从“想写”到“会写”有时只差一步,有时只隔一层窗纸。有的人很快就迈出了这一步,就捅破了这一层窗纸;但有的人却用了好多年也没有迈过这一步,那层窗纸也像一块厚厚的钢板,怎么也捅不透。
  中学生大都知道“素质”这个词儿,但很少关注“气质”这个词儿。较高的文学水平,有时表现为素质,更多的时候则表现为气质。一个不具有优良气质的中学生,固然可以在文章中堆了很多华丽的词儿,或是把一件小事、一种心理写得很细腻,写入微,但那样的文章却没有“大气”,像“娃娃腔”。有时甚而故意写些幼稚的事、幼稚的话,以为那样写才像“写得真实”。稚气虽然是青少年常有的,也很正常,但有大志气的青少年,他的“大气”表现之一就是从来不欣赏、不陶醉自己的稚气,甚而否认自己是“小孩”而认为自己是“大人”,敢于思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关注社会上的大问题。如此,下笔写出的文字也往往有一股大气。我们不欣赏儿童、少年过早地长胡子,想些、写些“病态早熟”式的事情或文章,但却应当尊重健康的“超前发育”。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要提倡写“大气文章”。当然,大气不同于老气,但也有别于稚气。
  过早地有了老气是可悲的,但溺于稚气,长不大,也是可忧的。要想真正提高文学素质、写作水平,必须致力于写健康而有大气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