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1期

殖民文化的果实

作者:李 杰




  
  大师小传
  
  维·苏·奈保尔生于特里尼达,现年69岁,系印度婆罗门的后裔。他出身贫寒,但从小热爱文学,18岁时获政府奖学金,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专攻文学。大学期间,他的小说屡屡遭到退稿,但父亲的帮助和鼓励使得他矢志不移地坚持创作。终于,在1953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了。此后,他的《米格尔大街》《河湾》《岛上的旗帜》等众多作品相继获得毛姆奖、布克奖等众多英国重要文学奖项,成为当代最有成就的英国移民作家之一,并于1990年被英国女王授封为爵士。2001年,奈保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大师语录
  
  米格尔大街是穷人的大街
  但是和纽约一样
  谣言、爱情、友谊、男人、女人、孩子、电影、汽车、下水道、学校棗
  这里样样不少
  就是钱少点
  这里也可以消解人生烦恼
  可以增加人生乐趣
  在这里度过童年不错
  在这里度过一生有点不好
  生物的世界从来不公平
  地球就不公平
  所以睁开眼睛
  闭上嘴巴
  看书的看书
  开汽车的开汽车
  讨饭的讨饭
  活人的阳光照不到死人身上
  
  精彩篇章
  
  没有名字的东西
  奈保尔
  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他懒得给屋顶上的马口铁皮钉钉子,只在上面压了几块大石头。一到刮大风,屋顶就像散了架似地发出乒乒乓乓的可怕声,随时都有飞走的可能。
  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他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看他工作。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
  “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问。
  波普总是说:“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
  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
  一天我对波普说:“我想做点东西。”
  “你想做什么呢?”他说。
  我一下子还真想不出到底要做什么。
  “这不,”波普说,“你也在想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啦。”
  最后我决定做一个鸡蛋架。
  “你做这东西给谁?”波普问。
  “妈妈。”
  他笑了笑。“你想她会用这东西?”
  你别说,我母亲还挺满意那个鸡蛋架,用了差不多一星期。后来她好像把它给忘了,又开始像过去一样往碗里或碟子里放鸡蛋了。
  我将此事讲给波普听,他笑道:“孩子,要做东西就要做没有名字的东西。”
  我为博加特的裁缝店写了招牌以后,波普也要我为他写一个。
  他取下夹在耳朵上的一支红笔头,琢磨着该怎么写。起先,他想称自己是个建筑师,但我劝他放弃了这个主意。他的拼写老不确切。写好后的招牌如下:
  建造师及承包人
  木工
  家具师
  招牌由我执笔,所以我还在右下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波普喜欢站在招牌前。不过不熟悉他的人前来咨询时,他总不免有点紧张。
  “你问那个木匠伙计?”波普总这么说,“他早搬走了。”
  我觉得波普要比博加特随和得多。博加特很少同我说话,可波普却特别健谈。他谈的都是关于生死、工作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发觉他真地爱跟我说话。
  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倒不是他们觉得他有神经病或是个大傻瓜。哈特常说,“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
  这么说波普不公平。波普有个习惯,每天早上总要拿着一杯朗姆酒站在大街的人行道上。他从不喝杯里的酒。但只要见有熟人,他就用中指沾沾酒,再舔舔手指,然后朝熟人挥挥手。
  “我们也买得起朗姆酒呀,”哈特常说,“但我们就不像波普这样炫耀。”
  我自己倒从来没这么想过。一天我向波普问起此事。
  波普说:“孩子,早晨太阳刚出来,天还有点凉,你一起床就能出去走走,一边晒太阳,一边喝点朗姆酒,你会觉得很舒服。”
  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波普说,“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
  哈特说,“波普娘娘腔,不是个好男人。”
  波普的老婆在我学校附近的一个大户人家做厨娘。以前,她下午常等我,然后带我去她的大厨房,还给我好多好吃的。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我吃东西时她坐在一旁盯着我的样子,好像我是为她吃似的。她让我叫她阿姨。
  经她介绍,我认识了那个大户人家的园丁。他是个棕色皮肤的漂亮男人。他很爱花,我喜欢他照看的花园。花园里的花床总是黑幽幽、温漉漉的,草坪上的草长得又绿又水灵,又经常修剪。有时我帮他给花床浇水。他常把割下的草放在一个个小袋里,让我拿回家给我妈。草对于老母鸡可是好东西。
  有一天,我没见着波普的老婆。她没在等我。
  第二天上午,我也没见波普在人行道上用手指沾杯里的朗姆酒。
  那天晚上,我还是没看见波普老婆。我发现波普在他的工棚里伤心。他坐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
  波普说:“你阿姨走了,孩子。”
  “去哪儿了,波普先生?” “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
  后来,波普就发觉自己成了受欢迎的人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一天,埃多斯说:“波普怎么了?像是他没有朗姆酒了吧。”哈特听后跳了起来,差点给了他一巴掌。打那以后,大家经常聚在波普的工棚里。他们谈板球、足球和电影——什么都谈,除了女人——就是想让波普高兴。
  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波普开始酗酒,他喝醉以后我可不喜欢他。他身上一股朗姆酒味,经常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
  哈特说:“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
  波普喜欢这些新伙伴。他生性健谈,对街上那帮人也总是挺客气,他一直很奇怪自己会不受欢迎。现在他好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了,但波普并不高兴。这友谊来得太晚了点。他发觉他并不像他期望的那样喜欢那帮人。哈特竭力想让波普对其他女人感兴趣,但是波普做不到。
  波普从不以为我年纪小,有些话不该对我讲。
  “孩子,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有一次他说,“你会发现你一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会珍惜它们了。”
  他讲话就这个风格,像谜一样。
  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
  哈特说:“他不说我也知道他去哪儿了。他是去找他老婆了。”
  爱德华说:“你想她会跟他回来吗?”
  哈特说:“等着瞧吧。”
  其实,我们也用不着久等,报上很快就报道了此事。哈特说果不出他所料,波普在阿里马打伤了一个男人,那男人拐走了他老婆。那人就是以前给过我许多袋青草的园丁。
  波普倒没出什么事,只是被罚了点款,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当地的法官警告波普以后最好不要再去骚扰他老婆。
  他们编了首关于波普的小调,那年这首歌很流行呢,它是狂欢节的进行曲,安德鲁斯姐妹合唱团为一家美国录音公司演唱了这首歌: 有位木匠小伙计去了阿里马为寻一个小活宝名叫伊梅尔达。这可是米格尔街的大事迹。
  在学校,我常对人说:“那个木匠伙计是我特别好、特别好的朋友。”
  在板球场和赛马场,哈特逢人便说:“认识他吗?天哪,我和那老兄过去整天在一起喝酒。乖乖,他真有海量。”
  波普回来后完全换了个人,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哈特和其他人一带着朗姆酒去工棚看他,他就把他们轰了出去。
  哈特说:“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
  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没有名字的东西,但我害怕没敢问他。
  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他家门外总停着许多车子,将东西拉进拉出。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
  哈特说:“这家伙准疯了。”又补充道:“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哈特没有全说错。大约两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是他老婆、我阿姨。“女人就这个德行,”哈特评论道,“她们喜欢的就是这种东西,不是那个男人,是那幢新漆的房子,和屋里那套全新的家具。我敢跟你打赌,要是阿里马的那个男人也有所新房子和新家具,她就不会跟波普回来。”
  不过我不在乎哈特怎么说,我很高兴,又能看到波普早晨端着朗姆酒站在外面,用手指沾沾酒同熟人打招呼,真令人高兴。我又能问:“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并得到的还是那熟悉的回答:“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
  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没有名字的东西上。他又停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做了厨娘。
  波普的老婆回来以后,街坊几乎生了他的气。他们觉得以前对他的同情受到了嘲弄,都白费了。哈特又说道,“我早就讲过,那个该死的波普就是太傲气。”
  但是现在波普不在乎了。他常对我说:“孩子,今晚回家祈祷吧!愿你像我一样快活。”
  后来发生的事太突然,我们都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哈特也是读了报纸后才知道的,他总爱读报,常常从早上10点一直读到晚上6点左右。哈特叫了起来:“我看到了什么?”他把那标题拿给我们看:小木匠被捕入狱。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波普是个作恶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话说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来别人的东西然后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实际上他偷的东西太多,有时只好把不要的那些卖掉。他就是这么被抓住的。现在我们才明白以前为什么总有许多车子停在波普家门口。他什么都偷,就连他装修房子用的油漆和刷子也是偷来的。
  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告诉我,为什么?”
  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可是,我们打心眼里佩服波普,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也许比我们谁都强。
  至于我阿姨……
  哈特说:“他被判了多久?一年?就算表现好提前三个月释放,也有九个月。我断定她也只能尽三个月的妇道。过了这段时间,米格尔街就不会再有伊梅尔达这个人了。”
  但是伊梅尔达从未离开米格尔街。她不仅继续干着厨娘的活,还开始帮人烫洗衣服。街上没有人同情波普,他做了见不得人的事罪有应得。况且这种事大家都司空见惯了。他们只是可怜伊梅尔达一个人还要坐守空房。
  波普回来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帮小子中的一员。他混得比哈特和博加特都强。但对我来说,他变了。这种变化使我伤心。因为他开始干活了。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有一次我问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他竟臭骂了我一通。“你他妈的真讨厌,”他说,“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
  
  读书人语:
  
  《没有名字的东西》是奈保尔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大街》中的一章,全书共17个章节,每个章节都着重描写一个米格尔大街的居民,每个章节都不长,3000字左右,用的是白描手法,也像咱们的《儒林外史》。而米格尔大街,正如奈保尔在书中说过——陌生人开车经过米格尔大街肯定会说“贫民窟!”因为他看不见别的。
  波普正是这些贫民中的一个。他家境贫困,靠老婆养活,被别人瞧不起。但开始波普并不认为自己很苦,相反倒是过得逍遥自在,乐趣无穷——他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哪怕这个东西没有名字,没有作用,一文不值,也无人喝彩——他还是乐此不疲。这有点像一个钟爱写诗但不懂生计的孩子,也有点像一个流浪的艺术家边走边唱,尽管饿着肚子仍然冷眼看着世人。因此,在作者心目中他是个诗人,是个哲学家,在世人眼中他却是个孤芳自赏的不合群的隐士,而在老婆心中他则是个才华横溢而百无一用的丈夫。
  生活的压力正在使每一个人直面惨淡的人生,波普自然也不例外。在他老婆不堪生活的重负离他而去后,波普行游诗人的生活走到了终点。这时,平日为他所不屑一顾的哈特等人便成了他的好友,大家都有兔死狐悲之感,终日以酒买醉。的确,每个人都不可能长久地诗意地栖居,每个人都有像狗一样的日子,波普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又怎能不是一种奢求呢?
  在经历了“找老婆打架”和“偷东西装修”这两件事以后,波普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罪犯,人生似乎也走到了谷底,而令人意外的是,他老婆却并没有离他而去,而是独守空房,静等着浪子回头。出狱后的波普,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奋发图强,而只是随心所欲地做些没有名字的东西,他还能在米格尔大街上活下去吗?
  自由是不可能了,理想是不可能了,爱也是不可能了,“我”已经不理解波普的变化,而波普早已成为现实中的“英雄”,不记得“我”是谁了。奈保尔用明白幽默的语言,不动声色地将一个“自由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冒险家,一个喜剧演员的一生的转变写得张弛有度,相信读后会有人长叹,有人痛惜,有人深思,有人忍俊不禁,但决不会有人无动于衷。正如在“他的职业选择”的一章结尾中写的一样:“这里真的没有道理可讲。”也许波普早就应该明白:“面对现实吧,我真的喜欢我现在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