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1期

物象描写中的意蕴点评

作者:沈德山




  毫无疑问,写景状物主要得用描写性的语言,以期维妙维肖地再现描写对象的感性状貌。但这并不排斥——有时甚至颇有必要借重议论性语言,对所绘物象的内在意蕴进行点评,道理很简单:因为逼真的状貌描写再辅之以精当的意蕴点评,往往能使读者更具体更深刻地感知描写对象,进而真正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那么,究竟在哪些场合需要进行点评,其相应的作用又该怎样呢?笔者以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总括细节共性,突出对象特征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季羡林《夹竹桃》)
  此例旨在状写夹竹桃花。主要选用了两组细节:一是它败了又开,黄了又长:二是它春夏秋三季五日不迎风弄姿,从迎春直到玉簪和菊花无不奉陪。应当说,有了这样两组细节,夹竹桃花的与众不同确实得到了具体的表现。但若仅止于此,终又失之形同散珠碎玉,叫人难得要领。正因为这样,所以末句在总结本段、回应前文时特意点出,富有“韧性”是夹竹桃花的显著特征。何谓韧性?不折不挠、持之以恒当是它的基本内涵,而这在两组细节中均有相应的体现。可见,韧性是对状写夹竹桃花诸细节共性的总括,它就像一根彩线,将散在的珍珠串到一起,从而使我们能够更有效更深刻地把握其特征。
  
  二、评点物象功能,实现价值升华
  
  雷声,像隆隆的军车,辗过天宇。你是云之君,呼唤着风云;你是春之使,送春到人间。不啊,你就是你,在长空滚动了千百万次,你无非是云间的阴阳电相击,发出的响声而已!不,你岂止是你,你给农民敲起春耕的战鼓,你召唤土层中的种子赶快萌动!你还带来了万吨清水,要冲洗人间的污泥浊水。(陈宇《雷》)
  此例描写雷声,“隆隆的军车”、“云之君”、“春之使”等比喻,既是对其相关感性状貌的表现,也是作者褒扬之情的含蓄流露。接着说雷声只是云间阴阳电相击的结果,这是对其物理属性的揭示,更是从情感上故意先抑一笔。最后再纵情礼赞雷能敲起春耕战鼓、召唤种子萌动、并藉所携清水洁净人间世界,不用说得,这是对其功能的揭示。这些功能正好适应着人们的需要,因而属于肯定性价值,较之其前的感性状貌和物理属性,自然更是深入了一个层面,实现了价值的升华。
  
  三、赋予独特内涵,抒发主观情怀
  
  春日的天空,出现了一只断线的风筝,它飘呀!飘呀!象一只天鹅,像一只鸿雁,像一只苍鹰。它多么自由啊!又多么轻灵!
  当看到它的时候,你的心不曾悸动吗?
  难道,你不曾想到它是挣脱囚禁的争取自由的战士?
  难道,你不曾想到,它是一匹千里马,挣脱了辔头,笼头,马鞍和缰绳!
  难道,你不曾想到,它是一个美女,逃出了一个没有爱情的丈夫的怀抱!
  难道,你不曾想到,它是个要求独立思考,不愿受人制约的奇才,摆脱了受钳制的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人事牢笼!
  挣脱了牵绊的风筝,飞吧!无限的天空是你的!(张秀英《给断线风筝》)
  此例描写对象虽为风筝,但表意重点却在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怀,之所以如此结构成文,是因为前者具体形象,后者颇富哲理,两相比照,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表达效果。你看,作者所希冀的是,在社会生活中要尽量减少各种羁绊,尽量扩大自由空间,但若将此直接道出势必失之浮泛,无法留给读者深刻印象;而断线风筝感性状貌的最大特点是挣脱了牵绊、获得了自由,这同挣脱囚禁的争取自由的战士、同挣脱了笼头和缰绳的千里马、同逃出名义丈夫怀抱的美女、同摆脱了人事牢笼的开拓型奇才并无二致!正因为作者的慧眼发现了这种相似,所以就将断线风筝作为哲理的寓托物,从而使抽象的思想变得具体可感;而风筝这一平凡之物也因被赋予了人生社会内容,自然也就出现了质的飞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