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1期

由《齐》《庄》两文说齐宣王

作者:王凤芹




  《齐桓晋文之事》和《庄暴见孟子》两篇文章都涉及了一个历史人物齐宣王,我们对其了解多仅限于“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实际上,齐宣王是一个非常丰满的霸主人物。
  齐宣王是战国初期非常有名的齐国国君,这时是各诸侯国攻伐非常激烈的时期,各国为了确立、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把攻伐作为当时主要的外交手段。我们知道守成比创业更加不易,齐宣王的前辈是齐威王,齐威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齐国比周围的所有诸侯国都强大,各小诸侯国都对齐俯首称臣,齐威王号令天下,一呼百应。再更前还有春秋时期首先称霸于诸侯的齐桓公,是齐桓公使齐国首先称霸于诸侯,开霸主地位之先河。面对这些,雄才大略的齐宣王才会在孟子想宣扬“仁道”“王道”之时,问“齐桓晋文之事”。问,是因为心中无限敬仰,敬仰他们创立的伟大功业,他也想和齐桓公一样使齐国雄居于诸侯之霸主地位,万民归附,如江河日下,势不可挡。虽然孟子再三喻示仁政为上,攻伐为末技之流,但处在以攻伐为业的时代,齐宣王即使想怀柔也不大可能,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加入攻伐的战列,弱肉强食在此时得到充分的证明。所以齐宣王不仅好战,且战绩可骄,在继位的第二年(-351年)就用田忌、田婴和孙膑于马陵大败魏军,杀死了大将军庞涓,俘虏了太子申,使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威势大增,赵、魏、韩三国君主都朝拜于齐王。
  从《齐桓晋文之事》和《庄暴见孟子》两文可以看出,孟子是很善于设机巧的,让人于不知觉中中了他的机 ,齐宣王也是如此,十之八九入其机关。
  而在行动上齐宣王又是如何做的?他真正意识到“王道”是他取得霸主地位的唯一手段了吗?
  由史可知后来,齐宣王又多次参加攻打别国的战争,曾与魏伐赵,与赵、秦伐魏,孟子游说没有使齐宣王放下屠刀,而是战争教会了他生存之道。
  由此看来,齐宣王是个比较复杂的人物。
  历史上的齐宣王除好攻伐,还在文化传播方面做了一番有益的工作,他本人也非常重视士,当时博学而能言善辩留下美名的就有数十人,如淳于髡、环渊等,齐宣王赐予他们府第,封之为上大夫。当时的齐都临淄成了重要的文化中心,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发展。
  当然,历史上的齐宣王不是仅凭这些就能说尽道完的,他和孟子的对话内涵也不仅止于课文内容,一个人的历史内涵和外延远远大于他的实际行为,我们看待齐宣王也应如此。
  当我们读这些历史散文时,应反思、探索,多角度全方位地去看古人,我们只有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齐宣王身上,我们应学习他不甘落后于前人的精神,从孟子身上我们应学习他知其不可而为之、要仁政爱民的思想。
  不甘落后于前人,我们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有仁爱之心,确是人立世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