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文言虚词的临场破解

作者:冯继可




  日升日落,花谢花开,又到了如诗如梦的人间四月天。四月的天空,风筝沸腾着少年的心志;四月的大地,绿草燃烧着少年的激情!四月,少年们怀着沉甸甸的回忆,揣着火辣辣的梦想,向六月的战场冲刺!
  这一期的《学习DIY》栏目带给同学们的是关于文言虚词用法破解及古诗词鉴赏的文章。希望能给同学们的应试带来帮助!
  (晓 风)
  在高考中,对文言文虚词的考查,《考试说明》作了明确规定:“理解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道题为单项选择题,分值为3分。那么,临场应试时,如何联系语境,破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呢?下面略谈陋见。
  
  一、看清题目,明确要求
  
  一拿到题目,不要急于选择孰对孰错。先要看清题干,读懂要求。纵观近几年考题,题干多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是( )”,里面的“相同”或者“不相同”仅一字之差,如稍为疏忽,便会铸成大错,同时要弄明白“用法”和“意义”,两者全同才为“相同”,若两者之一不同或全不同即为“不同”。然后看选项,明确考查对象,具体是哪几个虚词,命题的意图是什么,组合方式如何,落实虚词的出处等。
  这一环,虽是常识,简单易行,但也正因为简单,就会使人大意马虎,痛失考分。因此,它是解题很为必要的第一步,千万大意不得。
  
  二、速调记忆,灵活比照
  
  明确考查的对象和要求之后,马上打开知识储备的库门,迅速调动记忆,在脑海里展现相关内容。若出自学过的课文,回忆该句具体意思是什么,该词的用法和意义如何。如2001年全国卷《田单列传》第13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⑴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⑵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⑶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⑷相如因持璧却之。
  ⑸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⑹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⑺故使约降于燕。
  ⑻故内惑于郑袖。
  本题的各项的第二句分别出自高中课文《病梅馆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和《屈原列传》,其意思分别为:⑵竭尽我余生的光阴来医治梅树呢!⑷相如于是捧着和氏璧后退几步站着。⑹项伯于是连夜驱马赶到沛公军营。⑻所以内政上被郑袖所蛊惑。这样我们可以迅速把握这几个加点词的用法,分别是:⑵表目的关系的连词,⑷表承接关系的连词,⑹表承接动作的连词,⑻表被动的介词。
  若文言虚词出现在陌生的句子中,也可迅速回忆该词的所有用法及例句,快速对应,准确找出它的用法,就以上面第⑺⑻句为例。我们马上从记忆中调出有关“于”的用法。见下表:
  
  通过比照,灵活对应迁移,第⑺句和表中用法2相对应,可知该词在此表方向,“向”之意;第⑻句和表中的用法3相对应,可知该词在此表被动,“被”之意。其他选项也可用此法类推,该题答案为D。
  当然,要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必须熟读课文,识记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等。这得靠平时积累,功夫在课外,这里不作赘述。
  
  三、分析虚词所在句中位置,区分用法
  
  一般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用法也不同。比如“也”字用于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其”位于句首,一般用作语气副词;位于句中动词后,一般用作代词,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
  请看下面具体的例子:
  (9)儿妾食麦而已。(《任日方 其人》)
  (10)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范滂别母》)
  (11)臣请以雕玉为棺。(《优孟衣冠》)
  (12)何后期为?(《穰苴执法》)
  (13)帝愀然为之不悦。(《宋史·列传四十》)
  通过结合语境分析,观察虚词所在的位置,推断其用法。第(9)句的“而”字用于句末和“已”结合在一起,不难推断它是表语气的。而第(10)句的“而”字连接两个动词,它只能是连词,表承接。第(11)句的“为”后面没有动词,它应作动词。第(12)句的“为”用于句末,它只能是助词,表语气。第(13)句的“为”用于名(代)词前,后面接着动词,它应为介词。
  再如2003年全国卷第12题: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14)为伯父让之所鞠。
  (1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6)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17)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18)咸私哂其矫饰焉。
  (19)犹且从师而问焉。
  (20)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21)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A、B两项中的虚词的位置,乍一看它在句中所处位置不同,但细看还是相同的。A项是:“为”+名词+动词,两个“为”均是介词,表被动。B项是:“以”+动词,“以”均为表目的的连词。D项的结构成分和在句中位置都极为相似,两个“因”均是表顺承的连词。C项的“焉”均用于句末,但前者表语气,后者实质上是兼词,相当“于之”,在句中作“问”的后置状语。故答案为C。
  
  四、运用语法分析,明辨虚词的异同
  
  虚词的各种用法,大都是要根据它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来确定的。我们可以根据语法知识判别其用法。方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再看虚词的功能。就以2003年第12题A项为例,谓语分别是“鞠”“笑”,它们前面的“为伯父让之”和“为天下”都分别作状语,都是用来修饰谓语的介词短语,那么,两个“为”都表被动,是介词。
  再看以下几个句子:
  (22)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本纪》)
  (23)(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24)而小民无立锥之土。(《三国志·仓慈传》)
  (2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2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22)句的主谓宾分别是“陛下”“怜”“之”。可知“之”是代词。(23)中的主谓分别是“臣”“同命”,“与之”作状语,由此看来,“与之”只能是介宾结构,“之”应是“与”的宾语,是代词。(24)句中的宾语部分是“立锥之土”,“土”是中心语,“立锥”作“土”的修饰成分,那么“之”就只能是结构助词“的”。(25)句中主语部分是“孤之有孔明”,“之”用于“孤”(主)和“有”(谓)之间,那么“之”是助词,表取消句子独立性。(26)句若理解为没有爪牙的锋利,显然不够顺畅,若理解为“没有锋利的爪牙”就顺畅多了,可见“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以上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推断文言虚词用法的临场应试方法。显然,这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分列四点,实际上这几种方法往往是要综合起来使用的,要掌握它,还需要举一反三。同时要从宏观上把握文意,结合上下文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