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素材加油站

作者:佚名




  文段选粹
  
  1.艺术的最高的美,是人性的美,是人性的最高的存在,从根本上说,它不是分析的,它不是理智的,它不是逻辑的。艺术的美是感觉的,是全部生命的感觉,是全部生命的体验,是全部生命的心灵。
  艺术若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审美的温馨时空。人类最美好的艺术,就是用想象去言说一种生命的家园,用最完美的想象,去创造一个审美的自由世界。
  2.列宁在一次听了贝多芬的音乐后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意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难得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类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呀!”
  艺术可以用特有的魅力诱使欣赏者进入演出的情境。1822年8月,法国某剧院演出莎士比亚悲剧《奥赛罗》,当演到第五幕奥赛罗扼住了苔丝德梦娜脖子的时候,担任剧场警卫的士兵激愤地开枪打伤了奥赛罗扮演者的胳膊。
  3.1940年莫斯科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开馆时,收到过这样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寄给把我变成人的人”。信中写道:“我本来是个小偷。1937年我偷了一只手提箱,里面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无意中翻读了第一页,又不由自主地读完了它。我感觉到自己是多么可耻,我发誓从此要活得光明磊落。现在我已成为地下铁道的一个工作人员,是那位作家把我引上了诚实生活的道路。”
  4.我国著名艺术家夏衍说过:“我一直认为‘简洁’就是美,浓装艳抹,不如淡装素裹好。”郑板桥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高尔基曾说:“任何一朵花都不会因为多了一个花瓣而显得更美丽。”
  5.画家李可染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6.画家胡佩衡曾跟随齐白石学画。他朝夕观摩,聆听教诲,经过几年努力,老人家的画法他果然学得很像。他的作品粗粗一看和齐白石的画差不多。齐老经常教导他,要自己写生,独立创造,最后送给他八个字,“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7.法国文学大师雨果,十分重视美丑对比的美学原则。他认为,现实生活是一个矛盾的整体,“真实的诗、完全的诗,是在相反事物的和谐中”“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陪衬着优美,丑恶滑稽藏在高尚典雅的后面,恶与善相共,阴影与光明相共”。他的名作《巴黎圣母院》中的种种对比,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美学原则。
  8.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司汤达享誉世界,可他生前却一直遭受世人的冷落。他的作品即使是《红与黑》这样的名著,生前也不被人理解,甚至受到嘲笑。大作家雨果曾轻鄙地谈论《红与黑》说:“我试着读了一下,但是不能勉强读到四页以上。”司汤达死后的葬仪十分萧索。只有三个朋友为他送葬,其中有一直赞赏、支持他的作家梅里美。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司汤达的才华,人们在他死去之后发现了他,他的《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成了人们最喜爱的作品。托尔斯泰说:“比起别人,司汤达有更多的地方值得我感激。是他教会了我怎样理解战争……”
  9.著名音乐大师比才的歌剧《卡门》由于热情地讴歌自由,受到保守势力的抨击,首演的失败甚至导致37岁的比才英年早逝。比才去世以后若干年,《卡门》终于获得了应得的认可。在比才逝世后的60年里,世界上35个国家,用24种语言演出了这部歌剧。其中《哈巴涅拉》《斗牛士之歌》更是深为人们熟悉与喜爱。
  10.丰子恺说:“我们的心境,大部分的时间是戒严的。唯有学习艺术的时候,心境可以解严,把自己的意见、希望与理想自由地发表出来。这时候,我们享受一种快慰,可以调剂平时生活的苦闷。例如世间的美景,是人们所喜爱的。但是美景不能常出现。……我们可在绘画中自由描出所希望的美景。雪是不易保留的,但我们可使它终年不消,又并不冷。虹是转瞬就消失的,但我们可使它永远常存,在室中,在晚上,也都可以欣赏。鸟见人要飞去的,但我们可以使它永远停在枝头,人来了也不惊。大瀑布是难得见的,但我们可以把它移到客堂间或寝室里来。上述的景物无论自己描写,或欣赏别人的描写,同样可以给人心一种快慰,即解放、自由之乐。这是就绘画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