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8期

七嘴八舌话高考

作者:何 郁




  特别关注
  
  语文高考是一个让我们又忧又喜的话题。说是忧,是我们往往花了许多时间,考试过后,语文成绩却不见得好,搞得我们学习语文是如履薄冰、忧心重重;说是喜,语文学习如果不是一味地做题,而是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写一写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既是对身心的一种调节,也是对性格情操的一种熏陶,这又让我们枯燥的考试生活变得生动起来。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听听老师、同学们的说法。
  
  直播间
  
  主持人:何 郁(上海市电化教育馆)
  嘉宾:黄玉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既收获麦子,又守望星辰
  
  ——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
  特级教师黄玉峰
  在上海,有许多语文老师都知道黄玉峰有一间独立的工作室。它座落在复旦附中博学楼六楼,两边都是教室,学生的读书声和说笑声时有耳闻。工作室很宽大,四张办公桌放进去,屋子里仍显得空空荡荡。工作室也很有个性,四面挂满了黄老师本人的字画,显示出主人的爱好和趣味。室内到处散落着书刊,办公桌上摊开着一本唐诗集和即将发给学生阅读的精美时文。我粗略地翻了一下,有苏童的《河流》、张晓风的《常常,我想起那座山》,还有美国彼得·斯坦哈特的《初升之月的魅力》等等,都是一些经得起琢磨的大文章。
  我们的谈话就在黄老师的工作间里开始了。
  主持人:你对近5年的语文高考命题的基本评价是什么?肯定还是否定?表扬还是批评?您如何指导自己的学生学习语文?
  嘉 宾:我对语文高考的基本评价是——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不尽人意,尤其是不能较好地真实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和能力,我认为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在语文学习上,我主张重视积累,从阅读入手,练好内功。我不主张过分关注考试本身,语文这个学科有它的特殊性,过分关注考试本身,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个词:“培根”。语文所做的工作就是培根。具体到高中来说,高一高二甚至高三上学期,我认为都应该做培根的工作。教会学生应考,有一个学期的时间绰绰有余。一个学生语文能力强,研究起应考来,当然会事半功倍,能力决定分数。
  语文学习为什么要“培根”呢?因为语文是慢工细活,急不得。韩愈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烨。”意思就是说,根壮则果实,油足则灯亮,语文学习也同理。
  怎样“培根”呢?我认为可以从阅读入手取得突破。阅读不能局限于读文字书,还要读人,读社会,读山水,读历史。我经常把学生带出去,我也经常把外面的名家请进来。我的学生不仅仅跟书本对话,跟自然对话,跟社会对话,他们还直接与大师名家对话。如果语文学习能扎扎实实地练好内功,有丰厚的积累,就不仅可以应考,同时也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好了底子。
  主持人:你理想的高考命题方式和题目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嘉 宾:我认为语文高考应该有两个功能:一是选拔功能,即语文高考要考出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和能力,便于高校选拔人才;二是定向功能,即指挥棒的功能,它要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地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文情操,也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交流,学会做人。目前的考试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在做,但做得不到位,有欠缺。
  语文的理想考试形式是简化试题。读写结合在一起,选一篇长文章,出几个大题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读是读,写是写,把读写割裂开。
  比如,可以选择一篇长文,让学生写看法、感悟、评价。这既是考阅读,也是考写作,总起来说是考读书。现在的情形是考做题,考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按照目前的形式,既考客观题,也考主观题,也是可以改革的。比如说,可以出100道题,考名句,出上句填下句,这是考积累,考记忆。提供完整的作品,“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首诗又写什么?这是考理解。可以做到浅者考其浅,深者考其深。分出档次,拉开层次,使题目有明确的区分度。选一首诗一篇文章,写一篇分析鉴赏,这是考评价,考综合素质,自然也是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很好区分。积累的多少是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志。我们不能把知识和能力对立起来。没有知识的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再比如文言文。我主张分三个层次考文言文。第一层次考句读,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功,可以考得深,也可以考得浅,但逼着你必须大量地阅读,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第二层次考重点词句的理解,这是考字词句的落实。第三层次考整体理解,不搞支离破碎的分析。这样考文言文,我以为是考其基本能力。你不好好读书,你就考不好。这样的考试也没法猜题押题,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语文学习的风气。
  我七八年前,曾经在《文汇报》上撰文呼吁,语文考试应该做到“三个多少两个怎么样”,就是考你:背了多少?读了多少?懂了多少?文章写得怎么样?字写得怎么样?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东西,万变不离其宗。这样的考试才是真正的“语文考试”。
  主持人:按照你这样出题,语文考试就没法辅导了。你认为是这样的吗?
  嘉 宾:基本上是这样的,但也不尽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从猜题和押题中解脱出来,从做题中解脱出来,回到语文学习的根本轨道上来,这不需要辅导;但考试还是有其特殊规律的,语文学习也有其特殊规律,这些东西的学习和探讨还是需要辅导,我们需要与学生共同研究这些东西。
  在眼前的高考形式下,我认为既要收获麦子,又要守望星辰。什么意思呢?收获麦子就是要帮助学生在考试时多拿分数。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分数是他们改变现实处境的一种主要方式,在目前来说也是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我们要敢于承认分数的正面作用。我们完全应该理直气壮地抓分数,但仅仅如此就又错了,我们还必须把学生从考试的桎梏中“救”出来,请注意,我用了一个“救”字。我们要时时提醒学生,注意抬头仰望星空,注意守住自己心中的理想,没有理想的读书生活是猥琐的生活;没有理想的人,他的人格精神是站立不起来的。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有局部的关怀,阶段性的关怀,次关怀,还要有终极关怀。
  
  聊天室
  
  天津南开中学师意风:我喜欢语文,但不喜欢语文考试。我觉得目前的语文考试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白望雪:我的语文成绩不好,主要是不会做选择题。在我看来,选择题的答案似乎都是对的,或者都是错的,很模糊,我不知道怎样做选择题,希望能够给我指点迷津。
  东北师范大学附中康勇生:我和白望雪同学有同感。我体会做选择题是有诀窍的,一般来说,选择题在选项中都设计了陷阱,掌握了陷阱,或者说善于发现陷阱,就能做好选择题。
  湖北武汉六中袁文:我认为目前的语文考试是对我们心灵的戕害,高中三年,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在做题,而且是越做题,考起试来越没有感觉。
  江西九江一中郑风华:文言文考试是我们最怕的一块,在这里,我谈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我认为学文言文最应该重视积累,功夫要下在平时。第一要熟记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第二要建立一个文言文知识树,第三要储备一定的历史学和文化学知识,第四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福建厦门集美中学金善良:作文考试很无聊,平时老师很少指导,我也懒得练,反正练与不练都一样。每次考试,不及格的少,得高分难。只要能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不偏题,成绩就差不到哪儿去。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谢红尘:高考作文有“90秒钟判生死”的说法。可见所谓的好与不好,只是一瞬间的事,偶然性决定了作文分数的高低。
  主持人:同学们谈了很多真实的想法,有的不一定对,也有的问题提的很尖锐,一时间也解决不了,我们把它谈出来是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一方面要学会考试,学会考出理想的分数,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独立地思考,成为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这是我们“立人”的前提,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