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2期

敲开“通感”之门

作者:常彩虹




  “通感”是把一种感官感觉用另一种感觉形象地加以表现的一种修辞手法。由于感官发生了转移,所以这种修辞格又叫移觉。钱钟书先生曾这样通俗地谈“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旧文四篇》)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使用通感修辞。因为对于诗歌艺术来说,通感不仅是一种意象创造的方法,也是诗人艺术思维高度发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诗人感物,必然突破单一的感觉经验,而表现为各种感觉建立起相应联系并达到相互沟通的全身心的体察;另一方面,在艺术思维过程中,由于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更会形成一种“感觉挪移”,使各种感觉的界限彻底打破而交互作用,以至于“鼻有尝音之察,耳有嗅息之神”。
  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是一首描绘山中初冬时节景色的小诗。诗中“空翠湿人衣”这一句就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初冬时节,诗人在秦岭山中行走,尽管已是初冬时节,但整个山中,仍是一年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显得蓊郁青翠。这无边的绿浓重得几乎可以溢出水分,诗人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从而在这浓绿的视觉效果作用下,产生了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裸露的面部、手部的皮肤也被氤氲的翠雾浸染得有些湿润了。此时,视觉与触觉相交通,苍翠浸沐的快乐早已使诗人超脱了冬令寒色带来的萧寞之感。
  通感修辞格的好处是化抽象为具体,变平实为生动,增强语句的感染力和生动性,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
  如《明湖居听书》中描述王小玉歌声的美妙,“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是从味觉的角度写声音的甘美,“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是从触觉的角度写声音让人无比的舒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做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是以视觉表现听觉,把王小玉的表演形容得淋漓尽致!
  通感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用到。比如品酒师往往运用通感来描摹酒的品质,形容不生硬、精妙灵巧的酒用“圆润”,描述醇甘、柔美的酒用“天鹅绒般的”等词语,将味觉与听觉、触觉打通。
  口语中,形容人能说会道、说话甜美时常用“嘴巴上抹了蜜”(听觉转化为味觉),形容精神上遭受重大打击或情感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时常说“我的心冰凉冰凉的”(意觉与触觉交通),也是通感。
  同学们,“通感”之门已经敲开,走进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多听多读多说多写,等待你的定是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