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作者:姜有荣




  为帮助同学们有针对性地做好标点符号的复习工作,笔者对1990~1998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和2004年的12份高考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了有机的整理,梳理出了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一、概数中间加顿号
  
  表示概数的地方,中间不能加顿号。
  如:①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该句中“三、四里”是一个概数,表示大概距离,“三”和“四”之间不应该加顿号。
  
  二、非疑问句用问号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或正反问、选择问结构,但已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而不是疑问语气,所以其后就不能再使用问号。
  如:①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②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①句中的“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虽然含有疑问词“如何”,但已充当了“关注”的宾语。②句中的“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虽然均为选择问结构,但已分别充当了“分不清”和“不知道”的宾语。①②两句表达的都是陈述语气,所以其后的问号都应改为句号。
  
  三、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选择项之间应用逗号。
  如:①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1993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②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6题)
  ①句中的“今天……明天去呢”和②句中的“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文艺复兴”都是选择问句,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两个选择项之间的问号均应改为逗号。
  
  四、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如: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2004年高考浙江卷第6题)
  该句中,“到底……小祖宗”是一个主谓倒装结构,所以问号应置于句末,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五、“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
  如:①“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6题)
  ②“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3题)
  上述两句中,“某某说”均放在引用话之间,其后应用逗号,而不应用冒号。
  
  六、功用混淆
  
  每一种标点都有其独特的功用,如果混淆了它们各自的功用,就会导致使用的错误。
  1.顿号与逗号功用混淆。
  如: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②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1997年高考全国卷第3题)
  多个句内成分之间,习惯上前面用顿号,后面一处用“和”或“及”连接。①句中,“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四个并列成分均充当介词“随着”的宾语,所以前三个并列成分之间的两个逗号均应改为顿号。②句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内成分并列,而是三个分句并列,所以三者之间不应用顿号,而应改为逗号。
  2.逗号与分号功用混淆。
  如:①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该句中的“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是一重关系的复句,而且其两个分句的内部均未使用逗号,所以应将两个分句间的分号改为逗号。
  3.逗号与冒号功用混淆。
  如:①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②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3题)
  ①句中“三项任务”和“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是概述和分述的关系,所以应将“三项任务”后的逗号改为冒号。②句中“好一派……春光”是对前文三个方面内容的总括,所以应将其前的逗号改为冒号。
  4.书名号和引号功用混淆。
  如:①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②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①句中的“健康秩序、健康生活”和②句中的“雅思(IELTS)考试”“博思(BULATS)考试”分别是活动主题和考试的名称,均不是书名、篇名,所以均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七、残缺、赘余或重复
  
  标点符号在使用中如果出现残缺、赘余或重复,就会影响语意的表达效果,甚至会造成表达的错误。
  1.残缺。
  如:①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2004年高考湖南卷第6题)
  该句中的“四书”是书名,所以应加上书名号。
  2.赘余。
  (1)逗号赘余。
  如:①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依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22题)
  该句在“并”字前加了逗号,“给予补偿”就有了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是“依照法律规定”的,也可理解为是“不依照法律规定”的。为消除歧义,应删去“并”字前的逗号。
  (2)句号赘余。
  如:①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2004年高考湖北卷第6题)
  该句中,“一寸光阴……寸光阴”已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充当“这句话”的同位语,引文末尾不用标点,所以应将引号里的句号删去。
  (3)冒号赘余。
  如: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②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写好作文。(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