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归去来

作者:朱 晨




  在人们眼中中国古代的文人似乎总是很潇洒的:闲居山林,对月赋诗,赏花饮酒。让凡尘俗世中的我们仰望着他们出世的淡泊悠然。然而,出世仅仅意味着这些吗?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文人们最初选择做一个读书人也许大多是为了“学而优则仕”吧?但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有哪一个王朝,官员们人人廉洁,官场上处处清明?有哪一处庙堂,没有上演过勾心斗角、争权夺势的丑剧?又有哪一位帝王,能够真正重视这些一心想为国效力的文人?即使是汉文帝这样史家公认的明君,即使面对的是才调无伦的贾谊,即使“夜半虚前席”,也不过是“不问苍生问鬼神”。
  其实,他们本来是可以见容于朝廷的,只要他们肯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把自己染黑就行。但是,很少人这样做。就算这意味着他们将来的生活穷困潦倒,就算这意味着从此与政治绝缘,就算这意味着才华将埋没一世,他们也没有这样做。中国的文人们,并不是人人都有李白、杜甫一般的才华,并不是人人都有旷达的胸襟,并不是人人都谦冲平和,他们可能有许多缺点,因而不是很可爱——但他们很可敬,因为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有一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傲骨!
  所以,曾经请求丞相张九龄推荐的孟浩然选择了“迷花不事君”的生活;所以,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陶渊明回到了“采菊东篱下”的田园;所以,好不容易博得皇帝赏识的李白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诗篇。
  哪怕“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哪怕“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哪怕“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他们还是选择出世,离开黑暗的官场,回到只属于他们的世界——那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世界。而他们正是那孤舟上的渔翁,饮尽孤独,饱尝寂寞,忍受不解,只为给世人留住最后一片纯净得不带一点世俗烟火气的清明世界。这是何等凝重的人生,而凝重中,又是何等的孤绝与超脱!
  但是,出世并非结束,他们可以逃避肮脏的官场,却不能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饥寒交迫的百姓在期盼,期盼轻徭薄税、衣食无忧的生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流离失所的百姓在期盼,期盼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日子;“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含冤受屈的百姓在期盼,期盼秉公执法、明察秋毫的青天。
  滔滔浊世,有太多的不平事,文人们本应该一展抱负,以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打造一个清平世界。曾经的理想被现实唤起,他们到底还是放不下那个已出了的“世”啊,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出世后找到自己的桃花源的。
  想入世,却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想出世,却不甘于就此平庸一世。
  他们在“出”与“入”的门槛间徘徊,人生因而辗转漂泊,不知归宿在何方。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愚愚贤贤,也终究归于黄土。那么,自身的漂泊又算得了什么?夔州的西阁上,初霁的雪光,正映照着一代诗圣枯瘦的面颊。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归不归?朝纲不平归不归?
  入耶?出耶?直叫万千文人心中冰炭摧折。
  (指导教师王晓辉)
  
  【细细品味】
  姑且先“扬”一下,再来一个“转折”,开篇吸引读者。
  一系列的反问句,既加强了论证的力度,也增强了语势。
  一些中国文人可能有许多缺点,但他们有“一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傲骨!”这一段的过渡很必要,为下文做了很好的张本。
  这几段都是对上述观点的具体论述,即作者通过列举历史事实来证明一些中国文人有“一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傲骨!”
  “但是”一转,辩证的意味马上出来。
  运用整句,强有力的说明中国文人对残酷现实的关心,这时他们是“入世”的。
  “想入世,却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想出世,却不甘于就此平庸一世。”是中国文人矛盾心态的最直接的反映,也是作者阅读感悟的结果。
  【点 评】关于“中国文人出世与入世”的话题,是很难说清楚的。但作者却站在阅读感悟的角度,用辩证的方法给我们很好地呈现了这个话题,“很好”原因有二:一是文章题目恰切。作者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归去来”为标题,“归去来”本身就暗含“出世”与“入世”的意思;二是作者的思路开阔。之所以思路开阔,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点燃了富有情感的文字。
  (刘万春)
  
  点评者简介
  刘万春,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吉林省松原二中,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和中学生心理研究课题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