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孤独进化论

作者:曹鹏飞




  第九章时代进行时
  ——感悟社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心中的社会;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是鲁迅笔下的社会;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是沈从文心中的社会。
  文人以文字组成图景,展现着不同的社会。你对社会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组]
  
  独得了片刻少有的宁静,孤独不断,遐思连绵。
  我无法想象,所有人都执著于追求,沉浸在纸醉金迷中,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或许,月光会因此变得暗淡;或许,这里再也没有孤独的一席之地了。
  关于孤独,似乎已被当今人们曲解了,太多的单调乏味,太多的无奈和压抑,总会使人们模糊了孤独,他们总是无法抗拒婀娜多姿引发的快感,乐乎车水马龙的人境,反而对孤独产生了“欲何依”的畏惧。
  有人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有人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试问,你们真真正正体验过孤独否?其实,孤独是指没有伙伴,没有喧闹,独自一人,形影相吊,它是一种难得的意境,一种凄楚的美丽,感受了它,就感觉了生命的乐趣。
  不能算是隔绝社会,也算不得远离自然,漫步在红遍万山的枫林中,不经意地拾起一片孤叶,顿时浮想联翩:在染红秋天之时,它悄然落下,腐入黄土,归于寂寞。是否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也注定了孤独这个伴侣……
  孤独是最浪漫的幸福,它来时,转上断桥,望落霞与孤鹜齐飞,俯秋水共长天一色,瞻渔舟满载而归,闻雁阵声断衡阳之浦。此时,你可曾想过,孤独是寂寞,是压抑,还是空虚呢?你只会把喜、怒、哀、乐暂置一旁,泛着突发老成和宽广的胸怀静静地包容这一切,享受孤独所带来的幸福。
  孤独是一种心境,它来时,一个人端条小凳,斜倚大树,沏杯淡茶,看星晴之夜明眸璀璨,天上皓月,池中水月,上下争辉,一缕轻风掠过池面,泛起阵阵微澜,粼粼碧波,顿然神清气静。此时的你,什么都可以想,或者什么都可以不想,任凭清纯的心灵诉说往日的旖旎,留下一份对未来的憧憬。
  能感受孤独的人,大都钟情于它散发出的淡雅、清幽的魅力,有谁还会试问卷帘人:西湖海棠依旧?能揣测孤独的人,大都被它沉静的弦端却频频跳动哲理性的音符所折服,哪会道言黄鹤楼中玉笛声引得江城梅花落?
  孤独用它特有的魅力引人入胜,馈赠以人生的肃穆与庄重,用它蕴含的哲理打开人们被浮华的灰尘封裹着的一汪纯洁,犹如一个从严寒深处走来的冷傲的灵魂,冷却人们被狂热的喧嚣烤焦的心。
  孤独是一个过程,正使沉迷于奢侈的生命回归最原始的状态,回到暴风雨前那一片独有的宁静。
  一条幽水边有一架老水车,在吱呀吱呀的摩擦声中仍在运转,老水车旁是一条摆渡船,它年久失修,但依然静静地摆渡着匆匆赶路的过客。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卸掉了多年的彷徨,孤独,朴素地赠予过客们一片葱郁的彼岸。
  濒临垂死之年,如果他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回想从人的存在到人的生命,从人的实质到人的本体,回想青春时候在雄浑磅礴的氛围中成就事业。再次品味孤独所带来的沉静,再次欣赏孤独那凄楚的美丽,再次体会孤独引人入胜的意境,在充满遐想的灵境中,让博大深邃的目光放射出来,演绎一出最美丽的黄昏。管它朝来的寒雨还是晚来的风呢!
  在那里,多了一份深沉,少了一份阴暗,多了一丝心弦之音,少了几阵车辚马萧的喧哗,孤独会随着生命而去;在那里,它会让你慢慢地倾听一切。
  至少,孤独无憾,因为它的沉静,铸就了沉稳的性格,因为它是一种清纯的心境,洗涤了世俗的尘埃;更因为它是一笔偌大的财富,让享受它的人,享受了生命。
  就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生命的使用权。”解读了孤独,也就领悟了生命的奥妙。
  孤独,是生命价值的另一种体现。
  (指导教师杜贵平)
  
  【细细品味】
  简洁的开篇,寥寥数语,灵动无限。
  对孤独的理解另辟蹊径,从小作者的笔下看到了当今人们的浮躁、世界的喧嚣。
  精辟富于哲理。
  小作者认为孤独“是一种难得的意境,一种凄楚的美丽,感受了它,就感觉了生命的乐”,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孤独是什么,小作者用诗话的语言予以解答,“望落霞与孤鹜齐飞,俯秋水共长天一色,瞻渔舟充盈而归,闻雁阵声断衡阳之浦。”作者是在享受孤独,即享受生活。
  引用诗句却不落痕迹,作者笔下的“孤独”如此美妙,修辞贴切生动,“犹如一个从严寒深处走来的冷傲的灵魂,冷却人们被狂热的喧嚣烤焦的心。”让人回味无穷。
  拟人的运用使文章富于生气。
  排比的语言,诗话的句子,孤独是一种顿悟,一种超脱。
  【点 评】
  小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孤独的内涵,“孤独是最浪漫的幸福” “孤独是一个过程”“孤独是一种心境”,作者用他那少年不该有的一种成熟为我们解读了孤独这一深刻的话题。对于社会人生的认识小作者是那样的深刻与成熟,以至于在他笔下的孤独是那么的灵动深邃。多种修辞的运用又使文章生动形象,有如娓娓道来一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话题。
  (徐爱丽)
  
  点评者简介
  徐爱丽,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2004年被认定为哈尔滨市第八批中青年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