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上)
作者:朱庆和
1.“而”与断句。(1)用作连词。①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②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然”与断句。(1)用作连词。①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如: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②“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如: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3)用作助词。①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如: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②“然”还常作应对之辞,与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如: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3.“则”与断句。用作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3)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4.“故”与断句。(1)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如: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用“是故”“以故”。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用作副词。有“从前”“故意”的意思。如: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史记·刺客列传》)
(未完待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