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2006高考备考攻略(七)

作者:唐惠忠




  【备考指导】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历来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项基本要求。所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其实也就是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分析问题。所谓“整合”,是指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和概括整理。
  
  一、筛选信息的注意点
  (一)把握筛选的标准。文中哪些信息是值得筛选的呢?就文章本身来看,重要信息主要有:(1)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2)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3)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4)文中的概括句。(5)文中的过渡句。(6)文章的标题。(7)文后的注释等。从解题的要求来说,符合答题要求的就是重要信息。
  (二)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
  (三)从语意重点、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和正反方向等角度,对初步筛选出的信息一一辨别,看是否符合试题的要求。
  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甲卷第6题。
  从上下文看,以下对这次“人机大战”特别引人注目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所以引起媒体的关注。
  B.一方是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一方是“天下第一”下棋机器“深蓝”。
  C.卡斯帕罗夫并非是为他个人而战,比赛涉及到人类的尊严问题。
  D.“深蓝”最终以3.5比2.5的总比分取胜,导致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这道题列出对这次“人机大战”特别引人注目的原因的四项表述,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A项“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不符合原文意思。因为原文末段第三句说得明白:“‘深蓝’曾于1996年跟卡斯帕罗夫交过一次手,结果以1胜2平3负败北。”为了降低难度,题干还特别指出“从上下文看”,这就提示考生,答题时需要联系上下文,不可孤立地只看第一段。B、C、D三项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原文中的语句,是正确的表述,均可以排除。
  
  二、整合信息的注意点
  (一)整合重要信息时,有些信息可以直接组合,有些信息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串连,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二)归纳、综合筛选出来的信息,要从确定相关内容中的关键句意、层意入手,发掘隐含信息。
  (三)应着力避免以下三种失误。
  失误之一是盲目抄录文中有关语句作答,不会按题干要求抓住关键词进行加工概括。
  如:2004年高考上海卷《我看舞蹈的美》后的第11题:“第③段结尾说‘以神写形’,从舞者的角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从观众的角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有的考生答题出错,原因就在于对题干中“以神写形”四个字视而不见,只看到文中写“舞者”和“观众”的有关语句(“这时再看台上的演员,观众已经绕过直观而通过她心灵深处的那一泓秋水,在波光中照见了一个是她,但比她更美的形象”),完全失去了“整合”的意识。实际上,只要紧扣“以神写形”,从舞者和观众的不同角度简要阐明舞蹈中的形神关系,即可得出答案:“把内在的情感表现为美的舞姿/通过与舞者的情感交流见到一个更美的形象。”
  又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7题:“作者是否赞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为什么?”不少考生在答“为什么”时,只抄录“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这一结论性的语句,却忽视了下文的具体解说(即“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失误之二是提取整合的有关信息不周全。
  如:2004年高考上海卷中关于报纸发行量和报纸广告的说明文后有这样一题:上面“这幅图的标题可以拟为_________________”。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相关内容加深对图表的理解。原文中写道:“2002年1-10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233.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占据了68.20%的报纸广告市场份额。”本题完整的答案应是“2002年1-10月中国各类报纸广告市场份额示意图”。但部分考生由于“整合”意识薄弱,粗心大意,有的缺了时间的界定,有的少了“市场份额”这个关键词,有的不提“中国”,有的忘了写“示意图”。种种表述上的残缺不全,往往不被重视。
  又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6题要求填写“戏曲与百戏相比,增加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保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依据原文,“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和马戏等,戏曲则“把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表演故事”,两相比较,不难发现“保留了”“舞、乐、技”,“增加了”“诗、歌、故事”,稍加整合,答案就是“故事和歌曲(歌、诗歌)/乐舞和技艺(杂技)”,而有些考生往往有遗漏。
  失误之三是缺乏整体把握、全文搜索的阅读习惯,常把局部当成全体。
  如:2004年高考上海卷的第14题是:“本文的标题是‘我看舞蹈的美’。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舞蹈的美表现在哪两方面?”命题者担心考生会顾头不顾尾,特地在题干中加上“从全文看”这一提示。如果我们能作整体把握的话,不难看出末段是全文的中心所在,舞蹈的美表现在外形和内蕴两个方面。但是相当多的考生被开头两段中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所迷惑,顾头弃尾,舍本逐末,把它们误解为舞蹈美的两个方面。
  
  【备考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海洋波能的利用
  风起浪涌,海洋波能便孕育在这海水的起伏运动中。当然,没有水自身的重力,浪亦难涌。波能属于势能与动能共同形成的“综合能”。海浪的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具有势能,而动能则来于水质点运动。在深水中波能的传播受到限制,只有占能量总和50%的势能可随波浪传播。波能的能量密度虽较低,但总能量很大,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波能相当于约30亿千瓦电能,其中可利用的约占三分之一。南半球海洋的波浪比北半球大,在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海域的波能也因之较大。中国沿海的波能分布也是南大于北。南海波浪比东南沿海大,平均波高在1.5米以上。我国海洋波能的可开发量相当于约7000万千瓦电能。
  长期以来,人们总想利用这一巨大能量。现今,淡化海水的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等已经问世。利用波能,必须有波能转换装置。波能转换装置形式不一,但都没有本质区别。波能转换装置是三级合装置:第一级受波体是将海浪转换为装置实体持有的能量。装置实体中的受能体直接和海浪接触,将波浪转换为机械运动;而相对固定的固定体与受能体形成相对运动。第二级中间转换器,其作用是将第一级转换与最终转换沟通;波能经过第一级转换往往达不到最终推动机械运动的要求,不仅是因为其水头低、速度低,而且稳定性也较差。不管哪种类型的中间转换器都要起到传输能量和稳定输出的作用,水动式是通过液压泵将机械能变为水能,经水轮机再将水能变为机械能。它在增速、传输、调节上都比直接机械式方便。气动式则以空气为介质完成能量转换。它可以减少海水对设施的腐蚀,它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波能中间转换装置。最终转换是应用设备,它依用户需要来设计。
  有趣的是,波浪能产生于海洋,但是波力电站不一定要建在海上。岸式波力电站就是建在常年风急浪大的海边,只有利用坚固的岸基与钢筋混凝土构件建成的受波通道伸入海水。这种发电站是利用经过两级转换装置的海洋波能能量压缩空气以推动涡轮机工作,使振荡水柱往复运动而发电的。波力电站可与常规发电站并网运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