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让你的议论文也露出“笑脸”

作者:杨万元




  综观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正悄然发生着一些细微的变化:先前由文体不限慢慢转向文体受限。如湖南要求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北京地区说“安”要求只能写成议论文。当前中学生的议论文普遍反映出思辨性不够,逻辑能力不强的特点。写得要么是一盘散沙,要么是满纸套话空言,要么是文不对题,材料不能很好地为中心论点服务,语言干涩,枯燥无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从文体上讲,议论文仍属于散文的范畴。议论性散文的提法似乎是最近几年兴起的。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史论,更有别于学术评论,而是介于散文和议论文之间,具有二者的共同属性。
  散文追求的是一种意境,表现的是一种情怀,传达的是一种美感。当然散文并不排斥理性的存在,这也为利用散文去阐述某个道理提供了可能。议论性散文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文学样式。中国古代散文大多有一种理性的思维,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愚溪诗序》《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等等,无不呈现出理性之光。就连抒情性极浓厚的“赋”也是如此,如《赤壁赋》,畅抒美景之喜,却又忧从中来,以一番哲理的思考收笔,让人回味。
  散文往往以“情”为连缀文章的纽带,构筑全文,而议论文往往以阐述某个观点为文章的主要任务。散文的抒情性特点要通过散文中所形成的意象(这是关于诗歌的特有名词,多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参与,是被赋予了某种感情于其中的)作为传情达意的依托。如《岳阳楼记》,不论作者将岳阳楼写得如何气象万千,都是为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作奠基罢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散文传统的国家,产生了诸如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散文巨擘。桐城派在散文方面讲究义理、考据和辞章。简而言之,就是一篇优秀的散文既要有优美的文采(辞章)为外衣,也要有丰富的材料(考据)为依托,更要理由(义理)充分,站得住脚。
  散文的特色是“形散神聚”。一篇优秀的散文,不论你如何纵横捭阖、谈古论今,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或情感、或理性的东西(义理)服务。下面以作家刘心武的文章《逆境与创作》为例来谈谈。
  
  逆境与创作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说过:“累累的创伤,便是生命给予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
  自然是好话,可作为座右铭。
  但那种“只有历尽人生坎坷的作家,才能写出优秀作品”的说法,显然是片面的。德国大文豪歌德,一生物质生活优裕,生活状态平稳,却写下了一系列传世之作;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契诃夫,在动荡的社会中一直过着相对安定的小康生活,无论小说还是戏剧都硕果累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自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也一直安居乐业,斯大林的大规模“肃反”也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也好,赫鲁晓夫时代以后的政局变幻也好,都未让他遭遇什么坎坷,然而他却写出了一系列文学精品,并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过度的坎坷,只能扼杀创作灵感,压抑甚至消除创作欲望。因此,我呼吁,那种“人生坎坷有利创作论”发挥到一定程度后便应适可而止,否则,制造别人坎坷遭遇的势力似乎倒成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恩人了,例如沙皇判处了陀斯妥耶夫斯基死刑,到了绞刑台上又改判为流放,这以后的一系列遭遇,自然使陀氏的一系列创作,有了特异的发展和特有的内涵,但我们总不能因此感谢沙皇,颂扬对陀氏的迫害,或认定非如此陀氏就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在他“坎坷”以前,《穷人》就写得很好。
  不要颂扬逆境,颂扬坎坷,颂扬磨难,颂扬含冤,那样激励不了逆境中、坎坷中、磨难中和被冤屈、被损害的人。要做的只应是帮助逆境中的人走出逆境,只应是尽量减少社会给予人生的坎坷,只应是消除不公正给予人的磨难,只应是尽快为含冤者申冤。
  这篇文章不是很长,短短五百余言,却论证材料充分,论证有力,能够恰如其分地论证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引用了罗曼·罗兰的名言,简明扼要,然后笔触一转,指出这种说法存在着片面性。语言很含蓄,而且也留下了回旋的余地。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歌德、契诃夫、肖洛霍夫。在列举这些历史名人时,作者并不是只作简单的罗列,而是用相当精炼的语言概括了他们没有遭遇逆境却照样写出了不朽著作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上述论调;接着,作者宕开一笔,列举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特殊经历:即将被砍头接着又遭流放而使他的后期作品有了新的特质,但同时指出:在遭受此灾难之前他依然写出了世界名著《穷人》.一正一反,正反结合,使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最后,作者才亮出自己的观点:“不要……要……”,就显得顺理成章,游刃有余了。
  议论性散文虽是用理性思维贯注全文,但不排除感性的渗透、表达。本文在论述“逆境对人的作用是双重的”这一观点时,认为“只有历尽人生坎坷的作家,才能写出优秀作品”的说法是片面的。他说:“但我们总不能因此感谢沙皇,颂扬对陀氏的迫害,或认定非如此陀氏就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在他‘坎坷’以前,《穷人》就写得很好。”这几句话体现出作者的感情是相当丰富的。
  议论性散文应该有浓烈的感性思维洋溢全篇。缺少了感性的参与,文章显得呆滞、古板,让人觉得面目可憎,拒人千里之外,读来使人苦不堪言,美感从何谈起?这样的文章如何让人亲近?我们学过《伶官传序》,在叙述唐庄宗“受矢前驱”后,用一感叹词“何其壮也”收住,让人浮想联翩;在叙述其被“数十伶人困之”后的窘况时,用“何其衰也”作结,作者的感情深深地渗透文中,让读者也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并进而随着作者的思绪、情感去思考、去探究。文章也就充满了魅力。
  可见,一篇好的议论文并不是一味排斥感性思维的,只要能够打动人心,又能够言明事理,不拖沓,不繁冗,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