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高考优秀作文展评(七)
作者:佚名
(上海卷高考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
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
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
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创意导引
唐仕伦——应该说这个题目是比较开放,比较宽泛,比较好写的。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没有设置太多的审题障碍。由于当今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实文化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泥沙俱下,难免鱼龙混杂,这也并非坏事。有位名人就曾经说过,只固守本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于当今的文化生活现象,任何一个聪明的人,只能是理性地去对待,去思考,认真地去审视和辨析;只有这样,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自己形成健康人格补血补钙。
要写好这个题目,获取高分,关键在于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去审题、立意、分析问题。我们可以从正面去阐释,也可以从反面去分析,甚至可以正反结合,分析流行文化流行的原因,分析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的关系。如果选用议论文体,这样更容易扣题。
由于题目给出了3个镜头,范围又十分宽泛,这对那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不强的考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写作时开口要小,切忌面面俱到。对于镜头一、二,考生可以从如何看待流行文化,分析流行文化流行的原因方面去写;而对镜头三,因为说的是广告对经典文化的冲击,与镜头一、二所谈的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你一定要拿起“审视和辨析”的解剖刀,认真解剖,理性思辨,才能深入骨髓,高人一筹。
唐惠忠——上海今年的试题,以当今文化生活对考生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审视和辨析”文化现象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具有典型的海派风格,是所有试题中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看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唱流行歌曲,钟爱卡通音像制品、韩剧和休闲报刊……相信每一位走过中学时代的考生,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每种文化的流行,都和受众的成长有很大关系,命题者没有限定是说“利”还是言“弊”,身受流行文化影响的中学生心有感触,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容易倾吐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可以向纵深处挖掘。
写本题,可先对材料中的一组“社会广角镜”作重点分析。三个镜头中,前两个解说了流行文化为何会流行;而镜头三说的是广告对经典文化的消解、误导,它与镜头一、二有区别。三个镜头的组合,营造了一种情境,暗示着流行文化带来的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提醒考生对铺天盖地的时尚、新潮作出冷静的思考。作文时应注意两点:一、“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规定了考生必须联系自身实际。二、一般应选取某类文化现象或抓住一类文化现象中的某个点加以阐述。比如,你可以谈谈金庸、梁羽生、古龙等的小说给你的人生启发,可以谈谈琼瑶、三毛作品对你成长的影响;可以写写高晓松、老狼的校园民谣在你成长道路上对你心灵的撞击,可以写写变形金刚、奥特曼动画片等给你童年带来的愉悦以及心情上的变迁;可以分析“韩剧”带来“韩流”冲击波的原因,可以分析休闲报刊大量涌现与读者生活压力加大的关联,还可以结合自己观看时装秀的感受,分析流行文化盛行和青少年素养提高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可以写材料中没有提到的其他文化现象,只要能联系自己的成长,都可以。
佳作展示台
魂兮归来
上海考生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真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华迷了眼,丢了心?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健康地成长。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之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失时,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
点 评
这是一篇善于独立思考,有着独特见解的满分文。作者从对自然界的果实和稻穗的思考入笔,联想到人,发出一声声诘问。在令人震惊中,紧扣话题,直奔主题。警示人们: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真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不能被繁华迷了眼,丢了心。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荐评教师唐仕伦)
何处散发弄扁舟
上海考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卷,一舟,一壶冷酒,一位高高瘦瘦的文人。蒙眬中,诗仙李白吟着诗,在历史深处向我回眸浅笑。一叶扁舟,悠悠地驶向历史深处文学的长河……
我心灵上厚重的积灰仿佛一扫而空,心中有了单纯与明朗的诗意。我抬头高吟“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然而,巨幅广告牌上闪烁的霓虹灯刺痛了我的双眼;当我期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动时,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敲碎了我的思绪。我环顾四周,同学某甲,沉浸在mp3重金属摇滚中,某乙陶醉于《一帘幽梦》,某丙……
我突然感到一种失落,好像心灵深处被人掏空了一块。于漪老师曾说:“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诗意的缺失。”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我的心灵似乎总是跟着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起焦灼躁动,无法宁静。我害怕,我心中的那份诗意的美好会成为火柴微火,一阵令人炫目的世风袭来,就将它熄灭得连灰烬都不剩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