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感受,感动

作者:王雪松




  (一)霞
  
  西边温柔的彩霞,拽着一轮火红的太阳,渐渐地退隐到了山的那边。不管顽皮的太阳怎样不情愿,彩霞还是连哄带拉地,将他拽回了“家”。可彩霞的动作,是那样轻,那样柔……
  看着这有趣的一幕,我笑了。直到天边由艳红,褪为淡粉,最终被一袭“黑衣”遮住,我才懒懒地关上窗户,坐回到屋里。
  每日,我都这样度过我的傍晚。
  眼前,莫名地,变得模糊了。
  
  (二)树
  
  凛冽的寒风,撕扯着已逐渐光秃的树。终于,一片枯败的叶子,禁不住风的刁难,离开枝头,毫无目的地向下飘落。树根微微撑起她那粗大厚实的手掌,托住了昏头转向的叶,使他稳稳落地,没有受到一丝损伤……
  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我笑了。寒风继续刮着,扯掉了所有的叶。树立在风中瑟瑟发抖,可她依然用根紧紧搂着叶。
  每年,我都会来此看树叶落尽。
  眼皮一眨,一颗“珍珠”从脸颊滑落。
  
  (三)雀
  
  猎狗渐渐逼近,麻雀却始终不肯让开飞走。她竖起全身的羽毛,颤抖着;她用尽力气尖叫着,声音是那样的坚决。为什么?为什么一只弱小的麻雀竟有如此勇气与猎狗抗争?
  她胜利了。猎狗在她如此的勇气,如此的决心之下灰溜溜地离开了。她转身看了一眼尚无法站立的小麻雀,眼神里充满了无限的慈祥与关爱……
  看着麻雀将孩子衔回巢里,我笑了。麻雀依然细心地照顾着小麻雀,只是比以前更加小心了。她将巢又筑高了一层。
  眼角,一股“小溪”静静地淌了出来。
  
  (四)爱
  
  冬天的早晨真冷!走在去电影院的路上,禁不住直打冷战。一辆公交车开了过来,顿时,等车的人动了起来,车没停稳,车门前就挤满了人。
  呵,可笑啊。我满不在乎地瞥了一眼人群。妈妈!突然,在人群中我看到了妈妈瘦弱的身躯。人群如潮水般涌向公交车,妈妈便在潮水的推动下勉强地上了车。车门已无法关上,妈妈被堵在车门边,充当车门,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整整三个寒暑啊!妈妈就是这样度过每日清晨的吗?可我以为她一直都是坐单位的通勤车。不挤,不冻,舒舒服服,不慌不忙。原来她就这样挤着公交车。挤公交车,连我也不屑去做啊!可为什么?
  每日清晨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妈妈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子。
  “妈,赶不上通勤车了吧?快走吧!”
  “没事,早着呢!你快趁热吃!”
  原来妈妈只为了我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饭……
  眼泪,决堤了。“洪水”淹没了我的脸。
  
  (五)感受,感动
  
  霞轻轻地拽着太阳,树稳稳地托着叶子,麻雀毅然地站在猎狗前,母亲,将她所有的爱都献出给了我。
  我能感受到霞对太阳的温柔,我能感受到树对叶子的体贴,我能感受到雀对孩子的爱护,我更感受到了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感动,我为霞对太阳的爱感动,我为树对叶子的爱感动,我为雀对幼雏的爱感动,我更为母亲伟大的爱感动!
  (指导教师 石江明)
  
  总 评
  生活,不乏美与爱,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它们的眼睛。
  本文的作者就有这样的“慧眼”和敏感的“心”。作者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以4个逐层深入的“爱”的片段,来表现自己对“爱”的感动。初看,4个片段好似相互独立的内容,但通过每一片段后的“点睛之笔”,瞬间将作者的感受联结在一起,并一步一步地将感情推向极至,这既是“感动”的线索,又是“爱”的珠线。同时,作者也由“我笑了”到“笑不出”,来表现自己的感动。
  擅长调动各种描写手段。4个片段的描写各有特点,一、二章重在动作的细节化刻画,第三章重在神情的刻画,第四章侧重心理。除此,拟人手法的运用,让“彩霞”“树”“麻雀”形象逼真,文末排比的使用,为文章增色添彩。
  美中不足的是,本文各片段后的“点睛之笔”显得有些生硬,不自然。感动被作者简单阐释与分割成“眼睛模糊”“泪珠滑落”“眼泪如小溪”“眼泪淹没脸”,其实只要能表现出心灵的震动、震撼就可以了。
  (点评教师 姚海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