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文言修辞例说

作者:边英华




  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部《论语》,不但是儒家思想学问所在,其语言之精炼、优美、含蓄,堪称古文学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说:“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修辞用得好,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所以古人写文章时也非常重视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这些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我们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对文言文阅读影响较大的修辞格。
  
  1.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得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难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
  就是写作时,为了某种需要,故意将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别用两部分或几部分来表达,使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上文里省去了下文里将要出现的词语,下文里省去了上文里已出现的词语;理解时,必须把上下文拼合起来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这类句子, 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再如:
  ⑴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⑵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例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明月是秦时的,关隘是汉时的。而应合起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此句由于受音节和字数的限制,前面省去了一个“汉”字,后面省去了一个“秦”字,诗句因而显得含蓄凝练,这正是互文的修辞特点。例⑵“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构成互文,“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构成互文,应理解为:(秦孝公)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作者通过互文的修辞方法,将一个意思分成几个句子来表达,尽情铺陈,更加鲜明有力地表现了秦孝公称霸全国的野心。
  
  3.合叙
  文言文中,有一种与互文相对的修辞格,它把本应分别叙述的改为合并叙写,这种修辞方法叫合叙。合叙是古人常用的修辞方法,它变分为合,化简为繁,使句子显得较有变化。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里的“风霜高洁”便是“风高霜洁”的合叙,意即“天气高爽,霜色洁白”。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此句用分叙解释,就是“句读之不知,师焉,惑之不解,不焉”。再如苏轼的《赤壁赋》中“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这里的“渔樵于江渚之上”便是“渔于江之上,樵于渚之上”的合叙,意即“在江上打鱼,在小洲上砍柴。”
  对于合叙,理解时必须弄清楚前后成分的对应关系,如上例中“风”和“高”对应,“霜”和“洁”对应。“渔”和“江”对应,“樵”与“渚”对应。合叙的特征是前后双双并提,理解时必须前后分别相系。
  
  4.委婉
  在语文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色彩。
  
  5.讳饰
  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 如对于“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只有了解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