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有目共睹

作者:余志鸿 郭蓬蓬




  【说文解字】
  
  目,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就是画一只眼睛,初造的字作横写状,肖似人和动物的眼睛,目眶呈橄榄形,中央是圆形的珠眸。随着汉字字形变化,篆书里“目”的眼珠被拉直成线,圆形变成方形,整个眼眶由横向到竖向,变成了长方框。这样,原来象形的眼睛倒像是一架梯子或者书柜了!
  目,尽管不像眼睛的形状了,但是它的意义却没有改变。其基本意义:(1)表示人或动物的眼睛。如“有目共睹”“目不转睛”“目中无人”“目瞪口呆”等成语里都是表示眼睛的意思。(2)表示眼睛的功能——观看。如“目空一切”“目无全牛”“目无余子”等成语都是表示看的意思。
  眼睛是人体七窍之一,又是五官中最重要的视觉器官,通过它,外部世界进入人的大脑,形成感觉和映象,引发思维和想象,所以人们称它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人体头部可开可合的孔窍,根据语言符号派生的相似性原理,“目”字便引申出:(3)表示可开可合的网眼,如成语“纲举目张”;(4)表示围棋棋局上网格的交叉点,如说“一局棋赢了一目半”。由于“目”处于人体头部额之下的最重要部位,根据语言符号的隐喻性原理,派生出新的义项:(5)名称,题目;(6)目录。从网络的纲和目的关系,又引申出:(7)表示大项中的小项;(8)表示生物学根据相似性特征分出的比“纲”小的群。
  汉语的字(词)义就是像“目”这样不断分化,不断派生,产生许多新的意思,从而用有限的语言符号来表达无限的客体世界。
  目,在现代汉语里作为眼睛的意义已经不能独立成词,不能独立运用了。只有在如闽方言里还把眼睛称为“目”,普通话必须说“眼”或“眼睛”,但“目”字仍出现在以语素身份进入的大量合成词语之中。“目”的构词能力很强,也很活跃,如目标、目测、目次、目的、目睹、目光、目力、目录、目论、目击、目镜、目前、目送、目下、目眩、目验、目语等,又如侧目、瞠目、骋目、触目、刺目、词目、耳目、过目、栏目、满目、数目、题目、条目、醒目、注目等。这些词语里的“目”有的可以用“眼”来替换,例如眼光、眼力、眼下、刺眼、醒眼、过眼等,有的完全不能替换;同样,一些用“眼”构成的词语如眼巴巴、眼白、眼波、眼馋、眼袋、眼底、眼福、眼红、眼花、眼尖、眼角、眼界、眼镜、眼看、眼眶、眼帘、眼前、眼浅、眼球、眼圈、眼色、眼神、眼生、眼熟、眼跳、眼窝、眼线、眼压、眼影、眼罩儿、眼中钉、眼珠、眼拙等,都不能用“目”来替换,或者说替换以后意思是不相同的,如“眼前”不等于“目前”,“眼镜”不等于“目镜”。总之,“目”较多地保留了文言色彩,“眼”是口语用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目”字绝对不能改成“眼”;此外,“目”有动词用法,“眼”则没有,因此“一目十行”“一目了然”中“目”不能用“眼”替代。含“目”字的成语特别多,如“有目共睹”“目不识丁”“刮目相视”“瞠目结舌”“一叶障目”“目空一切”“目中无人”“面目全非”“目无全牛”“引人注目”“举世瞩目”“纲举目张”“目不暇接”“举目无亲”“触目惊心”“娱目醒心”“历历在目”“目不见睫”“目不交睫”“目不忍睹”“目不转睛”“闭目养神”“过目不忘”“过目成诵”“横眉怒目”“目不斜视”“眉清目秀”“耳濡目染”“耳目一新”“耳闻目睹”“金刚怒目”“明目张胆”等等,这其中的“目”更不能用“眼”来替换。
  目,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构字部件。凡是跟眼睛有关的字,几乎都有一个“目”字隐含其中,它们十分形象地展示了人类利用眼睛来观察万物的方式和能力。用“目”构成的字有两大类:一类是跟眼睛有关的事物,一类是跟眼睛有关的动作。
  
  (一)跟眼睛有关的事物。
  眼睛上方的毛,是“眉”。眉毛和眼睛是人的脸上最具有表情和最生动的两个器官,它们成对地布列在头部的重要部位,人们通过它们透露内心的喜怒哀乐,所以眉字跟目字合成一个新词“眉目”,借指容貌,如“眉目清秀”“眉目传情”等;也由此转指文章的条理或事情的头绪,如“文章有条不紊,眉目清楚”,“事情尚无眉目,还要多加调查”等。
  从人的头发下面的前额到下巴是一张脸面,脸面上最有人格特征的就是眼睛,因此甲骨文里的“面”就是一个框,中央画一只眼睛。即使在简化后的现代汉字里,我们仍然能观察到它的原始面目。人类在感觉世界时就靠一个词——面对!人类在“面对”世界和“面对”生活过程中,发现世界万事万物都有“面”,正是“面面”观,使人类获得了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创造了人生的价值。面字跟目的组合,构成“面目”,既表示人的容貌或态度,也表示客体世界的一切的表象,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句,使“面目”一词具有了极大启发性的意义。
  蒙住头部只露出眼睛的东西,是“冒”,这个“冒”即后来的“帽”字。古代汉民族生活在黄河流域,冬季酷寒,不戴帽子难以出门。文明臻进之后,除了御寒,帽子还可显示威仪,兼及赏美。帽子历史古老,但“帽”字却很晚出现。《说文解字》没有“帽”字。《汉书·隽不疑传》有“著黄冒”的记载,这个“冒”即“帽”的古写。到了南北朝的《玉篇》才有“帽”字。冒,按《说文解字》解释,并非帽子,而是一个动词,例如“冒犯、冒充、冒昧、冒险、冒失、冒风雨、冒天下之大不韪”等。冒字上半部,幂盖底下二横,这才是帽的象形字。古时帽子有许多称呼,名冠,名冕,名帻,名巾等。因为帽子是古代上层社会礼仪的象征和身份的代表,所以有严格规范。但是,当时的小孩子和边境的少数民族却不很讲究,往往只为御寒,一方头巾直遮耳目,所以叫“冒”。《说文解字》说:“小儿蛮夷头衣也。”因为这种“头衣”式的帽子不符合中原地区的封建体制,于是引出了冒犯的意义。
  
  (二)跟眼睛有关的动作。
  一只手安放在眼睛的上方,是“看”。它表示在寻找目标,所以“看”不等于看见,“看”是人的视觉行为,因此可以是虚拟的观看,例如“你看他今天会来吗?”就表示并不是真的在看。但是,“看”有两个,一个念k3n,它是一般意义的观看和照料,又是虚拟意义的观看,表示提醒;另一个念kn,它是特定意义的观看,带有保护和监视等义。
  一个站立的人头上长着一只大眼睛,是“见”,表示发现。动词“见”必须有可见的事物或效果,所以“见”能构成带宾语或带补语的合成词语,如“见面”“见鬼”“见状”“见证”,或“见好”“见俏”“见怪”“见得”等。“见”对所见的对象而言是被发现,所以“见”含有被动意义,也往往表示对“见”的主体“我”怎么样,如“见笑”“见轻”和“见教”“见爱”“见谅”等。
  眼睛紧盯着森林,那是“相”。原始人走出洞穴来到平野,他们不得不随时预防来自丛林的猛兽的袭击,每当深夜入眠之际就派出原始部落中的勇士来守夜,警惕地注视着黑黝黝的密林。这位勇士就叫“相”,这个行为也叫“相”。“相”逐渐引申出三个基本意义,一为辅助人,特指古官衔丞相和现代某些国家官员首相等;二为察看,如相面、相亲等;三为辅助,如古语“吉人自有天相”等。第三个义项只用于文言文;第二个义项又分化为一般的察看和亲自察看,前者读音为xi3ng,后者读音为xing。随着读音的分化,引申指容貌、相貌和姿势等,这个意义或多或少还跟“目”有关;又引申指行为的双方和相互等,那就跟“目”完全失去了联系。
  在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目”渐渐被“眼”所替代,它的独立使用范围也变得十分狭窄,如在“类目”“耳目”“篇目”“面目”“眼目”“头目”等“X目”名词结构中,其意义越来越虚化,已成为一个名词性构词成分的类后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