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佚名




  主办: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学报刊分会 主编:孙 丽 本期特约主编:吴国珍
  2006年第8期 (总第32期)
  
  点击文学社
  
  安徽安庆一中向未来文学社
  向未来文学社,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99年恢复活动。现有社员四百余人。把语文的触角伸向生活,把作文与做人连在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文学社的宗旨。恢复活动以来,举行了讲座、征文、采风、座谈等多种活动,编辑了《晨光》社刊13期,社报五十余期,社员作品已有七百五十余篇在《人民文学》《当代》等报刊发表并获奖,文学社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社,获得全国首届中学生文学社拉力赛总决赛总冠军,社刊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刊一等奖。
  
  校长寄语
  读人生大书,写真情文章。
  ——周诗长
  
  天空的回忆
  向未来文学社 操傲文
  
  芸芸众生头上一片大大的虚无,这便是“天空”。“天空”二字写起来笔间就流露出一种畅怀之气,这气顺着钢笔贯通全身,使人有种痛快淋漓之感。
  仰望天空,虽然云卷云舒,但总有种深沉的温暖,空灵的震撼,心灵正在接受洗礼的感觉。
  喜欢看天马行空的电影,喜欢看一切生灵在天空的舞姿,更喜欢看真实的天空。
  在我尚不太长的平淡的生活中,独自一人走在途中占了我大部分的时间。但我从未感到过孤独,因为我知道,一直有一片天空在陪伴着我。当我抬起头时,目光便与清晨的那只静谧的眼对视,于是我知道,我一直在她的注视之下。那种纯净的蓝在清晨的光线中显得异常清晰,让人感觉到她近在咫尺的气息。仿佛是源自最纯净的心灵的蓝,再融在清澈的山泉中,汇成了这一片天空。也许本来,天空便是一个世间的倒影。只不过我一直在寻找,寻找这倒影的原象。
  日暮时分,空气中已有一丝冷气。一种暗暗的光线笼罩着天地间的一切,一种沉重的累总在这时袭上心来。抬头望天,早已不是那么清晰,可那只静谧的眼却依旧银白,默默地与我对视,听我脚步,伴我前行。天空如心,心是怎样,看到的天空就是怎样。此时此刻,天空在我的眼里是一种淡得要褪去的暗黄与暗绿,那是一种永远也无法琢磨的色彩。回转身来,倒着前行,看着每天都要经过的熟悉身影渐行渐远,心中有种空旷的感觉却并不是寂寞。暗暗的色调下,建筑物的身影显得异常清晰,那高低轮廓,仿佛亘古以来就印在了这幅图画上。当我下坡,我的视线快被淹没时,却看到了风中的芦苇在清晰的月影里摇曳。看不见了天,我的心却已变成了一朵云。也许天空本无云,所有的云都是一个世间生灵的心情。那云被很多线拴住,系在地面的许多石头上。这云便再不能飞高,便沉重地挣扎。一个人长大的过程便是不断将这些线剪断的过程,直到所有的线都断了时,云也永远地飞去,再不能在天空停留了。一个人的心也就老了。
  我们很累,因为我们还年轻。一些事想不开,因为我们太在乎。
  当一切都豁然开朗,再没有什么会烦扰我们时,天空已近黄昏。靠在藤椅上翻看过去,忧伤也成为了一种幸福。
  关于天空,有太多的回忆。每一个昨天的天空都是今天的回忆。脑海中无数天空的图画串在一起,便是我的一颗心。
  望着心中的天空,我知道,我应该庆幸我还有烦恼,我还可以在一天当中感受纯蓝与暗绿,我还有继续走下去的必要。
  【指导教师语】
  天空与少年心一样,虚无而又实在。作者巧妙地捕捉住二者之间的契合点,细腻地展示了少年心空的繁复多彩,以及对人生岁月的深沉思考。世间生活原本就是如此,看似近在咫尺,实则玄妙无际。行文中作者抖落了少年常见的忧郁缥缈的情思,流溢出的是一种通达豁达的心境,仅于此,就显得难能可贵。
  (范庆元)
  
  远远近近的世界
  向未来文学社 胡钟尹
  
  人是渺小的,所以总是有到不了的地方。那些遥不可及的事物,总是令我们如此着迷,远方喷薄而出的红日,荡气回肠的山河,淋漓尽致的风情……一切都撩拨着我们的心弦。我们身旁的近处,只有被红日染上千分之一光芒的霞彩,只有毫无气势的小溪,只有平凡庸俗毫无趣味的生活。
  所以远方成了理所当然的梦想。人们对未来的渴求,对出国的盲从,甚至对“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笃定,都因远方成为最好的心理安慰。现实的苦,脚下的路,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对这些披荆斩棘的旅程无比失望。那么只有远方,那些自己从未领略从未品尝过的风景,可以解救我们的贫苦,可以缓解我们的干涸,可以拖延在近处苟延残喘的念头。SHE有首歌唱道,“北方南方/某个远方/一定有座/幸福天堂。”嗯,我明白,我们并不是追求远方,我们只是企盼幸福。而脚下、身旁、手中的时光总是不尽如人意地欠缺着。
  但为什么我们所在的世界,却每每没有幸福呢?自己思索这个问题时,总会想起远在上海的姐姐。当初她以一匹“黑马”的身份考进了上海最好的大学。舅舅、舅妈合不拢的嘴角至今清晰地刻在我心里。现在她读研一了,成了那个小资城市中头发柔顺妆容靓美的无数女孩儿中的一员。可是令我诧异不已的是,我歆羡了几年的姐姐,突然有一天在MSN上对我说,“妹,千万别来这里。”她说这个曾经梦想中的乐园其实比不上故乡的万分之一。她说上海黄浦江恶臭的水,她说上海被红男绿女弄得妖媚的夜,我知道她想安庆了,想安庆秀美的江河,想安庆简单节俭的生活。我们的安庆,夜间海关清晰的钟鸣声,大轮船起航时高昂的汽笛声,多少次出现在她的梦里。这儿的爹娘,朴实得只关心她的健康而不是美貌;这儿的女子,清纯得像山野中的百合而不是带刺的玫瑰。我的姐姐,她为了远处的世界,抛弃了近处的生活。可是真正进入那个远方之后,才发现曾经的“近处”又荣升为下一个“远方”。
  想了半天才发现自己提出的问题还是没有解答。既然只有自己不拥有的地方才是天堂,那么无论天涯咫尺,还是咫尺天涯,幸福只是我们没有的那一部分。这样一想,再来推断所谓“远远近近的世界”,一切豁然开朗。
  王国维说“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也不过是我们远处和近处的统一吧。自己经历的爱情比偶像肥皂剧真情;自己得不到的奖金比按月拿来的工资诱人。自己拥有的,才是自己的财富,即使别人看来一文不值。自己没有的,永远是天山上的雪莲,即便优雅高洁,也只能在睡梦中亲近。所以我们只能用90%的近处加上10%的远方,调剂我们的生活。当局者亦不会过于痴迷,旁观者也不会过于冷清。
  想到自己写下的题目,又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执著的,不是那似乎玄妙的七个字,不过是多年后对当年的“远方”依旧的憧憬。当时没有跋涉过的旅程,让我今天一并完成。
  远远近近的世界,我们的世界。
  【指导教师语】
  生活在近地,风景在远方。远与近的世界,构成了我们的现实与梦想。这可能就是作者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解,由此揭示了生活与人生的矛盾与迷惑。深潜的思想以舒缓有致的语言出之,淡而有味。
  (吴国珍)
  
  星 情
  向未来文学社 产 靖
  
  今晚,抬头看看天空,只有一颗星星了。不记得上一次仰望夜空是何年了,但想起那些星光投影的点点滴滴,也只觉得曾经的童话,恍若隔世。一米星光见证的一段美丽,如同眼前淡淡的夜色充满玄秘感。
  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感情,但至少我相信宿命,相信什么是“三生修得同船渡,十世修得共枕眠”。于是我总是微笑着对身边每一个人,缘起缘灭,相遇即为难得,即便不能相知。突然就想起仓央嘉措这个人,六世达赖又如何,佛规森严又如何,感情的力量在他的诗里一样狂野得如脱缰之马:“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么美,如同北海道雪尘的墓地,空留一季凄凄莫名的感动。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