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自由和平静的漂泊诗人:北岛

作者:马 超




  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a这个世界中,建立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并由此形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这位出色的诗人就是:北岛。
  (编 者)
  
  作家档案
  北岛,1949年出生,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诗人。1970年,开始写诗。1978年,参与创办并主持民间文学刊物《今天》,为朦胧诗代表诗人。1989年旅居海外,在欧美多国担任教职及驻校作家,现居美国。已出版个人诗集《陌生的海滩》《北岛诗选》《午夜歌手》《零度以上的风景》《开锁》《北岛诗歌集》等7部,另有小说《波动》《归来的陌生人》及散文集《蓝房子》《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行世。作品被译成二十余种文字,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曾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提名。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作品选读
  日 子
  北 岛
  用抽屉锁住自己的秘密
  在喜爱的书上留下批语
  信投进邮箱,默默地站一会儿
  风中打量着行人,毫无顾忌
  留意着霓虹灯闪烁的橱窗
  电话间里投进一枚硬币
  向桥下钓鱼的老头要支香烟
  河上的轮船拉响了空旷的汽笛
  在剧场门口幽暗的穿衣镜前
  透过烟雾凝视着自己
  当窗帘隔绝了星海的喧嚣
  灯下翻开褪色的照片和字迹
  
  一 切
  北 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太阳城札记
  北岛
  生 命
  太阳也上升了
  爱 情
  恬静。雁群飞过
  荒芜的处女地
  老树倒下了,戛然一声
  空中飘落着咸涩的雨
  自 由
  飘
  撕碎的纸屑
  孩 子
  容纳整个海洋的图画
  叠成了一只白鹤
  姑 娘
  颤动的虹
  采集飞鸟的花翎
  青 春
  红波浪
  浸透孤独的桨
  艺 术
  亿万个辉煌的太阳
  显现在打碎的镜子上
  人 民
  月亮被撕成闪光的麦粒
  播在诚实的天空和土地
  劳 动
  手,围拢地球
  命 运
  孩子随意敲打着栏杆
  栏杆随意敲打着夜晚
  信 仰
  羊群溢出绿色的洼地
  牧童吹起单调的短笛
  和 平
  在帝王死去的地方
  那支老枪抽枝、发芽
  成了残废者的拐杖
  祖 国
  她被铸在青铜的盾牌上
  靠着博物馆发黑的板墙
  生 活
  网
  
  《失败之书》自序
  北 岛
  写诗写久了总被人家斜眼,后来开始写散文似乎才得到宽恕。我堂妹事先声明:“你的诗集就免了,等散文集出来再送我。”写诗的因诗歌的异端而受牵连,被认为神经有毛病;写散文的知书达理秉公天下,活得堂堂正正。
  中国是个现在进行时的散文大国,那浩浩荡荡的报纸专栏、休闲杂志、文化网站所造就的散文作家,何止千万。要说散文比较符合我们的国情,和广阔天地、人口密度、信息交流、民族性格有关,和商业化有关。四川的茶馆是散文,北京的出租车是散文;学府师爷的宏论是散文,白领小姐的手机短信息也是散文。
  我小学写作文,常得到董静波老师的好评,并拿到班上宣读。记得当时我的心怦怦乱跳。那是一种公开发表的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董老师是我的第一位编辑与出版者。近半个世纪后,我去看望董老师,她身体尚好,但由于腿脚不便终日卧床。我带去了我的台湾版的散文集。她眼镜后面那慈祥的笑容如旧。我像一个夕阳中的孩子,惶恐而温暖。
  散文往往是中年心态的折射,与荷尔蒙、血压及心跳速度等生理因素有关。就像一个下山的人,需要调节呼吸,放慢步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怀旧在所难免,那是对气喘嘘嘘的爬山过程的回顾,对山的高度以及风险的再认识。
  散文与漂泊之间,按时髦说法,有一种互文关系:散文是在文字中的漂泊,而漂泊是地理与社会意义上的书写。自1989年到1993年四年内,我住过7个国家,搬了15次家。这就是一种散文语境。这些日子你都去哪儿了?干了什么?这是诗歌交代不清的。“我在语言中漂流,死亡的乐器充满了冰。”(《二月》)“必须修改背景,你才能够重返故乡。”(《背景》)诗歌最多能点睛,而不能画龙,画龙非得靠只鳞片爪的勾勒连缀才成。
  我是因为生计开始写散文的,茫然中动笔,稀里糊涂写到第六篇《艾伦·金斯堡》,得到李陀的赞许,为之一振。那是我散文写作的起点。金斯堡这个“垮掉的一代”之父,在生活中是个挺好玩儿的怪人,恣意妄为,我行我素,完全没被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正确”匡正。我跟他1984年相识,萍水相逢而已,若没有后来的漂泊,就不可能成为朋友。意犹未尽,在他逝世周年,我又写了《诗人之死》,文章是这样结尾的:“诗人之死,并没为这大地增加或减少什么,虽然他的墓碑有碍观瞻,虽然他的书构成污染,虽然他的精神沙砾影响那庞大机器的正常运转。”
  正是由于漂泊,我结识了施耐德、帕斯、特朗斯特罗姆、布莱顿巴赫等其他国际知名作家,也结识了像芥末和于泳这样随风浪沉浮的小人物。孟悦在台湾版《午夜之门》的序言中写道:“细揣摩,这亲切的特殊之处来自那种流浪者与流浪者的相伴相随。也就是说,书写流浪者故事的过程成为一种与之为伴、与之相随、同饮同行的过程。”
  我得感谢这些年的漂泊,使我远离中心,脱离浮躁,让生命真正沉潜下来。在北欧的漫漫长夜,我一次次陷入绝望,默默祈祷,为了此刻也为了来生,为了战胜内心的软弱。我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漂泊是穿越虚无的没有终点的旅行。”经历无边的虚无才知道存在有限的意义。
  我女儿田田在这本书里扮演了个重要角色,虽然她并不常出现。她既是我漂泊之舟的锚,又是推动我写作的潜在读者。我有时给她读一些片段,她的中文正在退步,似懂非懂。但我相信有一天她会终有所悟。我想给她讲一些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其中有历史面具上一个人的泪,有权力破碎的神话及其敌人;而我们会超越这一切,在延伸到国家以外的道路上,有我和她,还有很多人。
  2004年2月29日于美国戴维斯
  
  超级链接
  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
  ——北岛访谈
  记者:刚开始写诗时,谁对你的影响最大?
  北岛:郭路生,也就是食指。那是1970年春,我和几个朋友到颐和园划船,一个朋友站在船头朗诵食指的诗,对我的震动很大。那个春天我开始写诗。之前都写旧体诗。
  记者:“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是这首诗吧?你的“朗诵记”里提到过。
  北岛:对。我被他诗中的那种迷惘与苦闷深深触动了,那正是我和我的朋友们以至一代人的心境。毫无疑问,他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人。
  记者:你向学生推荐哪些诗人?
  北岛:俄国的曼杰斯塔姆(Mandelstam),英国的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德国的特拉克尔(Georg Trakl)和鲍尔·策兰(Paul Celan),西班牙的洛尔迦(Garcia Lorca)和瓦耶霍(Cesar Vallejo)等,读这些大师的作品才知道诗的高度在哪里。我不认为诗歌总是在进步,某一时期它会产生巨大的倒退。
  记者:什么时候最想写诗?
  北岛:很久没写的时候,有种恐慌,就像学业荒废的感觉之于读书人一样。
  记者:喜欢和身边的人谈诗吗?
  北岛:不喜欢,诗是不能谈的东西。
  记者:你现在的诗和出国前的诗有什么不同?
  北岛:我没有觉得有什么断裂,语言经验上是一致的。如果说变化,可能现在的诗更往里走,更想探讨自己内心历程,更复杂,更难懂。有时朗诵会上碰到中国听众,他们说更喜欢我早期的诗。我能感到和读者的距离在拉大。
  记者:到处游历、搬家,一直带在身边的,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
  北岛:中文。这是唯一不能丢的行李。
  记者:现在谁在你的生活中最重要?
  北岛:女儿。我对女儿有负罪感,我生活的动荡以及婚姻上的问题,对她影响很大。我离开她时她只有4岁,10岁来美和我团聚,15岁又回到北京,17岁再搬回美国,像个小流浪儿,在该得到父爱时没有父爱。记得刚和女儿分开的那段日子,我的感情变得非常脆弱,甚至不能在街上听见孩子哭,一听见就跑,实在受不了。
  记者:如果让你现在给“幸福生活”下个定义,会是什么?
  北岛:记得年轻时读普希金的诗:没有幸福,只有自由与平静。我一直没弄懂。直到漂泊海外,加上岁月风霜,才体会到其真正含义。没有幸福,只有自由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