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古代的坐具

作者:张 超




  要了解古代的坐具,首先要了解古人坐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古人最初采用跪坐形式。但直接跪坐在地上很不舒服,所以,就有人把席子铺垫在地上。
  古人席地而坐,筵和席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筵,用竹子编成的席;席,用蒲草编成的席,古人铺在地上,可坐可卧。《说文》:“筵,竹席也。席,藉也。”郑玄注曰:“筵铺于下,席铺于上,所以为位也。”古人在筵席边列案进食,后来,酒席就称筵席。古时讲究的人家坐时在席上再加一张席,叫重席。《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来朋友因意见不和而绝交就称割席。
  簟,也是铺在地上可坐可卧的一种竹席。《说文》:“簟,竹席也。”《诗·小雅·斯干》:“下莞下簟,乃安斯寝。”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也可以见到:“红藕香残玉簟秋。”但其中的“簟”是铺于睡床上的席,不再是坐具了。毾氍,也叫榻登,是用兽毛编的席。《释名》注:“榻登施之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东观汉记》载:“景丹牵众至广阿,光武出城外,下马坐毾氍上,设酒肉。”
  古人席地而坐时,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这样坐,脚跟承受的压力很大,时间久了,就会酸痛。人们大概感觉坐在较矮的“床”或“榻”上比坐在脚跟上舒服,因此,大约在秦汉时期,床、榻开始成为坐具。
  床,与今天的床不同。古时的床较矮小,主要供人坐。《说文》:“床,安身之坐者。”《释名·床篇》:“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这两处“床”都不是现代意义的床,而是一种坐具。
  榻,是狭长而低矮的床。小者仅容一人,大者可坐可卧。《释名》:“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榻,小而轻便,便于移动。《孔雀东南飞》:“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这里的“琉璃榻”是一种镶嵌着玻璃的坐具。《后汉书·徐稚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常用“悬榻”来表示对贤才的器重和对宾客的礼遇。古时两个人合坐的榻叫合榻,《三国志·吴书》:“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在这里是说孙权和鲁肃合坐在一张榻上饮酒,而不是躺在床上。
  东汉末年,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可以折叠的坐椅,叫胡床,又称交床、绳床。床面用绳带交叉贯穿而成,类似今天的马扎、折叠椅,是受胡人影响而来。南朝庾肩吾的咏胡床诗,其云:“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
  大约在唐代,出现了后面有背可靠的椅。《正字通》:“椅,坐具,后有倚者。”《新唐书·李泌传》:“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这就是后世的靠背椅。五代顾闳中的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上,人们坐的就是这种椅子。
  宋代是我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具有折叠结构的交椅。宋人张端义《贵耳集》:“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其中一种,有圆形搭脑、竖向靠背并附加荷叶型托首,这就是太师椅。时人称之为“太师样”。这种太师椅因是奸人奉承卖国贼秦桧而“出意撰制”的,只盛行了一时,并未流传下来。明代的太师椅是一种圈椅,清代的太师椅是一种扶手椅。其中不少椅子,特别是宫廷和府第常用的“太师椅”,座面和扶手都比较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正襟危坐”以示他们的威严分不开的。它和现代资本主义时期流行的沙发相比,体现了另一种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