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提倡国字

作者:余志鸿 郭蓬蓬




  【说文解字】
  汉字实际上可以称为中国的国字。“國”这个字出现得很早,造字之初没有这个字,因为那时没有形成国家,氏族群居还没有国家这个概念,当然也就没有这个字。《说文解字》:“国,邦也,从□,从或。”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国,邦也,从□或声。□其疆境也,或亦域字。”清段玉裁注:“邦国互训,……古或、国同用。”又《说文解字》:“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殷商甲骨文和周金文里都没有域和国两字,只有“或”字。所以段玉裁解释说:“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而为国。……(或)从土,是为后起之俗字(即域)。”
  或字从口从一从戈,有的学者解释:“口”表示部落生活的聚居点;“一”是部落聚居点前的一条河,原始部落进入农耕定居都择水而居;“戈”表示用武力保卫家园。后来,随着部落的并吞或联合,逐渐扩大,部落与部落之间开始划土为界,这样便在“或”字边上加了“土”,“域”出现了。但是为了生存竞争,防御相邻部落间的战争,于是营造城墙,加强守卫,于是“國”出现了。俗文字学把繁体字的“国”说成:金戈在手,众口一呼,方可卫国。也颇有趣。由“或”孳乳为域为国,“土”表示疆域,“□”表示国界。这不仅是文字滋生的演变,也是原始部落向着文明进化的一个写照。
  在1963年,陕西宝鸡县贾村出土的何尊上有铭文:“唯王初迁宅于成周。……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意思是:成王当初迁居于成周(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武王打败商之后,在庙堂向天帝祭告说:我将定居在这个“中或”,从此治理百姓。又《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意思是天帝已把中国的百姓及疆土托付给了武王。这两个文献中出现了两个很重要的词——中或和中国,说明“中国”这词古已有之,也说明“国”的概念是因“域”而定的。
  國在《白虎通》里这样注:□“音韦,封域也。”《说文解字》:“邑,国也,从□。”古文或、国、邑三个字的构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源而同义:“域”是尚未成形的国,“邑”是小国,“国”是已具有完整意义的国家,有人民,有国土城墙,有武装。
  國字的城墙还不是秦始皇时代的长城,它只是国都的城墙,所以古文中的“国”有众多含义,一指京师,即国都;二指王畿,即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三指天子的直接领地。由于当时的国家都建立在中原地带,故都自称“中国”。
  國字怎么会成为现代汉字“国”的呢?
  國有一个俗体字“囻”,人们一般都不知道。《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都没有收,自然收录3700多个字的《康熙字典》里也找不到。冯尔康先生2000年发表的题为《20世纪中国社会各界的家族观》长文中,他告诉人们,传统人家的堂屋里,神龛牌位常书写“天地君亲师”五个字,但进入民国以后,一些家庭就把它改为“天地囻亲师”,“君”改成“囻”,表示不要皇帝,而崇奉民国。反映当时国民对民国的欢呼,强烈要求以民立国。1912年4月15日创刊的《社会世界》里,凡“国”字都以“囻”形式出现。这个“囻”字啊,曾寄托了多少国人对于新生国家的向往和希冀,但如今我们只能作为汉字史的研究去缅怀对它的想象了。
  其实,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表达对国家概念理解的各种“国”字。先是“或”,后是“域”,接着是“國”,而后出现了一个古体的“圀”字。这个新字还有一段故事。据说到了武则天当政,她对“国”字提出了异议。她说:“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请以武镇之。”(见《正字通》)于是建议将“國”中的“或”字改为“武”字。她的本意是既表示天下归武氏所有,又表示以武力镇天下。但不久又有人进言:“武在口中,与困何异!”认为这个字等于把武则天困在“口”内,此大不吉利。武则天这才放弃,并选择了把“或”改成“八方”的方案,造出一个新字——“圀”,以表明其合法掌有四海的尊崇地位。不过,这个字并没真正流通开来。
  历朝历代对“國”字的改造时有发生,但“國”的正字地位始终不曾动摇,在其各种俗写字中最有影响的是“囯”字。“囯”字的产生跟“國”的草书体有关。大约在宋代以后较为流行,一是笔画较少和书作方便,二是其会意明确,能充分显示“朕即国家”的王权力量。解放后,国家进行汉字改革,推行简化,于是这个“國”也在改造之列。在众多俗体字中选哪一个好呢?选择“囯”字当然不妥,按理“民”与“王”相对,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选择“囻”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不同性质的国家对“民”有不同的理解,于是“國”字怎么简化难倒了文字改革家。
  我们必须指出的,据辽人释行均在《龙龛手鉴》里记载,就已列有“國”字五个俗写,其中包括有囻、圀、囯三字。而这三个字似乎都不能选,在众说纷纭之际,还是由留学过日本的周恩来总理拍板,选定了“国”字。从此,这个“国”字流行天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成为联合国通用的正式名称,简化汉字成为中国的国字。
  
  【中西文化漫谈】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制度下的人对“国”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比如在中国广为传播的权威的《新华字典》这样注释:“1.阶级统治和管理的工具,是专政的暴力组织,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2.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权所领有的区域。”其第一义项显然十分偏窄,它过分强调了阶级斗争和阶级专政。
  国家在英文里有不同写法:nation指联合国家、state指联邦国家、country一般指疆土领域。每个单词都有严肃的政治内涵。但是,按汉字的字面看,“国”指划定了范围的土地,有人口,有武装。而“家”倒像圈养了一头猪的童话空间,所以曾有人建议把它简化为宝盖头下一个人字。但这样一改就失去了“家”所反映的人类童年时期的童话生态。
  1805年4月2日,有一只用捡来的旧棺材板做成的小床,躺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这个孩子就是安徒生,他相信丑小鸭也能变成美丽的天鹅,他用他的笔编织了一个魔法的网,一网一网地捕捞起一个一个童话。200年后,2005年的5月28日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了一台叫做“很久很久以前”的安徒生200岁生日庆祝会。卖火柴的小女孩,不穿衣服的大皇帝,所有读这些童话的人,用欢笑或泪水,给予了安徒生真心的回报。我不知道是人类回报安徒生更多,还是安徒生给予人类更多?
  我小时候,有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为我歌唱,有安徒生笔下的拇指姑娘和豌豆公主为我讲故事。这种难以形容的生命的美丽,叫我祈愿世上的人都能像童话结尾那样: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叫我后来没有了大时候——我现在好像还在小时候,我的工作室里住满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他(它)们帮我也编织起一张网,捕捉美丽。
  我不知道,如果没有童话,我怎么长大?
  但是,曾经,我们多少孩子,没有读过童话直接长大了。为什么长大成人后,就要乖乖地交出人之为人的起码的权利:天真和快乐?安徒生从丑小鸭变成天鹅以后,受到欧洲各国皇室成员的接见。可见,那时候欧洲各国对童话的欢迎。那时,正是我国的清朝。安徒生喜欢旅行,如果他旅行到中国,皇上或皇阿玛或公公或娘娘,或阿哥或格格,谁会关心卖火柴的小姑娘?清宫读得懂权术,读不懂童话。不需要童话的年代,就没有想象力,没有年轻,没有活泼的生命,没有生机勃勃的前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