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荔波一裸树
作者:张庆和
那是一个阳光打着折扣的上午。樟江岸边,林阴际处,诸友徒步而行。迎着或瀑或流滔滔而泻的江水,望着或枝或丫摇曳多姿的浓郁,我的心也就不安分地荡漾蓬勃起来,恨不能把这大自然馈赠的千般美好,立刻一览无余。
正行走在通往大七孔古桥景区的路上,一棵奇特的树,蓦地挑开了我的眼帘,使我惊异的目光一下子搭在了这棵树上。
怎么会有这样一棵树呢!
它茶杯般粗细,高不过四五米。盘龙交错的树根整个地裸露着,而且还生怕被谁抢走似的齐心协力地紧紧搂抱着一块块乱石。那形态就像一堆洗净的红薯,在根的周围竞找不到一点可供养分的泥土。而这树却泰然地活着,活得壮硕,繁茂的枝叶障天荫地。
是谁雕琢了这一棵树,把它塑造成这样一种状态?而它又是以怎样的一种毅力牢牢坚守在这里的呢!顿时我的心被震撼了,情被扯动了。
从这树周围留下的痕迹看,这里曾经是一条山洪行走的过道。想象得出,当初这里一定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掠杀: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抑或是白天,蛮横的山洪们咆哮着奔泻而来,它们为了自己行进的畅快,便不顾一切地撕咬、冲撞。纤弱的草被践踏了,婷艳的花被摧折了,松软的土被卷走了。那些充当卫士的树木呢?也没能经受住山洪的淫威,一棵又一棵地俯首缴械了,留下的只是这光秃秃的板石。而唯有这一棵站立的树,勇敢地抗争过,战斗过,没有倒下,经过和山洪的几番较量搏斗之后,顽强地存活下来。
祝福这一棵树吧,它是劫难中的幸存者,更是恶战之后的胜利者。而它又是靠什么力量才取得了那场搏杀的胜利、进而成为这山林中的强者呢?
同行的植物研究专家余先生告诉说,作为一棵树,必须有大干其树冠三倍的根才能存活和生长。依此推断,这树一定有比人们肉眼所见到的大于树的几倍的根,在更深处伸展着,旺盛着。就像蚯蚓翻松泥土一样,默默地为树做着该做的事情。原来,这才是树之所以岿然不动的根本理由呀!这时候看那一棵树,果然,它的无数条根系正是在穿越石丛之后,又钢钉般深深刺入地下的。加上它的那些边根又是紧紧地把那堆乱石抱在了怀里,这样就产生了一种难以动摇的坚定——根抱着石,石帮着根。根,千方百计地寻找生长的土;石,忠贞不渝地护卫蓬勃的根。根石相助,紧密合作,树才成为了这样一簇令人感叹的景观。这时候再看树,简直就像一部内容丰实的哲学著作,它令人思索,它给人启迪,它使人咀嚼品味再三。树啊,你看到了吗?在你面前,有多少只惊慕的眼睛仰视着你;树啊,你听到了吗?在你身旁,有多少赞美的话语品评着你。而根却依然默默无语,甚至任由那些与树留影人的脚踩踏上自己的身躯。
祝福你,小树!你于劫难中涅槃,你在平凡中巍峨。你是万木丛中的独秀,你是锦绣荔波的自豪。你彰显风骨,你展示意志。你是昭告,你是诉说,你是心灵的慰藉……
(选摘自《人民日报》2005年12月O6日第十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