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谈古论今的麻辣先生:易中天

作者:连红丽




  作家档案
  
  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47年生,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出版“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 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他因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而为公众所熟悉,一举成为当前内地最炙手可热的学者和作家。《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等著作一纸风行。
  
  这个厦门大学教授如今的人气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如日中天”,他借助央视“百家讲坛”的平台,以独具个人特色的讲课方式赢得无数拥趸。他给严肃的历史披上了“时尚”的外衣,在学术与大众文化之间以自己的解读方式找到独特的着力点,他像明星一样拥有大量的追星族(称为乙醚、意粉);根据他的讲座结集而成的《品三国》尚未问世就创下令人瞠目的印数和天价版税,使他一夜暴富;媒体称他为“学术超男”,他也作为“文化色彩”愈来愈多出现在各种场合……同时,他对历史的解读方式和教授的明星化也引来各方表示异议的声音。
  (编者)
  
  作品选读
  
  我们为何读经典
  易中天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经典,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
  但是,大家往往会提出一个问题来,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了,我们还读那些老古董,它有用吗?有!
  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关心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样一些问题永远回答不完。
  比如说,先秦诸子中,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
  尽管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释迦牟尼等等产生在不同的国家或者不同的民族,远隔千山万水,也没有什么来往,但是他们却有惊人的相似。
  我认为,第一点是对待人,对待人类社会与人类精神文明的理性态度;第二个就是对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幸福的终极关怀。相比当时其他国家的思想家,中国的思想家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的伦理的、道德的、政治的、艺术的关系,更注重社会的稳定、安定、和谐。
  归根结底,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
  
  不敢流泪
  
  易中天
  彭程先生《流泪的阅读》一文(2000年1O月11日《中华读书报》),无疑是用心血和泪水写就的。它唤醒了我许多尘封的记忆,比如那写着“乡下爷爷收”的信,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记忆融化了我心灵周围的坚冰,使我在一刹那间重新体验到那相违已久的感动。我差一点就流下了眼泪。真的,只差一点。
  我赞成彭程先生的观点:阅读需要感动,而泪水则是证明。眼泪并不仅仅因为苦难和对弱者的同情而坠落,更为感动而流淌。这种感动不仅是对作者和作品的肯定,也是对读者的肯定,是对艺术家和欣赏者的双重肯定,即人的确证。我在《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我看来,艺术非他,乃是人通过一个中介物(艺术品)的作用实现人与人之间情感传达的过程。通过这个传达,即由感动而生的同情(它的准确定义是“体验到相同的情感”),艺术家和欣赏者都确证了自己是一个可以和他人、和全人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人,一个有着人性与人情的真正的人。所以,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和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他们的心总是和人类连在一起,他们也总是在关注着社会,关注看人生,尽管他们的目光可能会落在一颗不起眼的小草身上。但这种关注是和艺术家博大的悲悯情怀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正因为他们的同情心是如此博大,他们的关注才不拒细小。正如英国作家康拉德所说,对于艺术家而言,“天下没有一个光明的地方或黑暗的角落不值得投以惊羡和同情的一瞥,哪怕是匆匆一瞥也罢”。同样,一个真正的欣赏者也应该有这份“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同情心。这样,他对艺术品才会产生感动,才会因感动而流泪。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称为“欣赏者”。因为他不是一个陌生的、冷漠的、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艺术家的知音。
  事实上,艺术正是一座架设在心灵之上通往他人、通往全人类的桥梁。有了这样一座桥梁,无数个孤独、寂寞、迷惘、脆弱的心灵就沟通起来了。不管是“无助的我”,还是“久违的你”,便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感觉的相通,通过那会心的一笑,由相互错过而相互确证,由素昧平生而成为知己,肝胆相照,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在这时,也只有在这时,我们就能对每个人说:“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艺术是人的确证,是对人性、人的社会性的确证。因为一个对别人麻木不仁的人,对自己也往往缺乏体验。他们既然可以无动于衷地看着别人惨遭蹂躏甚至含冤而死,对自己的情感世界也会漠不关心,而只会把情感也看作物欲,看作某种可以出卖、交换或骗取名利的东西,最后使自己变得不再是人。因此,我同意彭程先生的观点:呼唤泪水和感动,这是超越时间的人性的要求。
  但,我们却不敢流泪。
  我们不敢流泪,是因为“眼泪天然地与善良和怜悯有关”,而我们的“善良和怜悯”又曾无数次被廉价地骗取。毕竟,正如彭程先生所言,“泪水发源自人性中最深沉、柔软的部分”,因此也最脆弱、最经不起伤害。伤害既多,出于自卫的本能,那最柔弱的也会慢慢坚硬起来,我们也就会变得“铁石心肠”。甚至,当我们不知不觉被感动时,心灵深处竟会的另一个声音在提醒:小心,别又上当!
  这很可悲,也很无奈。
  说起来,情感原本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它发自内心,不可替代,难以忘怀。你可以强迫一个人做某一件事,却不能强迫他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你可以“说服”一对恋人分手,却无法抹去他们心底爱的记忆。一个姑娘可能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