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以史为鉴

作者:余志鸿 郭蓬蓬




  说文解字
  
  “史”是一个会意字。《说文》注释:“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说明“史”字由“又”和“中”两字合成,“又”是侧面看到的手的象形,“中”的解释很多,清代吴大澄说是简策,江永说是官府的书籍;王国维说是盛策之器;马叙伦说是笔;劳斡说是弓钻——为钻灼甲骨供占卜之用。也有人认为是华夏先民捕捉鸟兽的长柄网兜(甲骨文见右图)。总之,又字和中字合起来的意思表示管理事物或记录事情的人;所以《说文》说“记事者也”。随着原始狩猎生活向农耕的转向和国家的逐渐形成,“史”的含义也渐渐繁衍,进一步专门化。“史”字专门化的结果渐渐特指专门为国家行为记事的史官,传说中造字的仓颉就是黄帝的史官。殷夏时期就已设有太史令。国家形成,事务繁琐,记事官有了细密分工,于是出现了所谓大史(即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职务,其中记言的叫左史,记事的叫右史。由于古代史官往往是世袭继承的,所以后来“史”也成了从事记史事业的家族姓氏。
  史总是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把历史事实记录下来的书,也叫“史”。与著名的《史记》《汉书》齐名“三史”的《东观汉记》就是我国第一部由众多史官集体编纂的史书。随着“史”字的广泛使用,派生出了一些新字:“事”“使”“吏”便是“史”字的同源分化字,它们本为同一个字,后来意义也出现了分工;记录下来的言论或事件叫“事”,代替皇帝或国家传达言语的人叫“使”,协助皇帝管理国家进行记言或记事的人叫“吏”。
  史是过去的事物活动的过程。世界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史,有天文史、地理史、生物史、动物史、地球史、建筑史、科学史、艺术史等等。但我们通常说的史更多是指人的历史,所以比较通用的说法: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这里包括了大至社会形态、国家、民族,小至个人生活的喜怒哀乐的无穷无尽的、各色各样的、此起彼落的事件、事物、事态、事情的形成、发展、转换、变化、结束的过程。因此,史是时间的运动,也是事物在时间流程中的足迹。于是史也代表了时间的永恒,当我们谈到不朽的时候,总离不开“史”,因而形成了许多含有“史”的词语。这里我们特别提一下“青史”,青指竹简,古代历史记事都是写在竹简上,青史就是指历史。“名垂青史”“功标青史”“青史留芳”“青史留名”等,可见“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古代的史官地位非常特殊,他们既为本朝记录史实,也为前朝编修史事,同时执掌图书典籍和机要档案。
  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唐代史书《贞观之治》里有一段记载,是唐太宗赞叹和哀悼魏征时的评述,他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07年4月12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发表演讲时就引用了“以史为鉴”这个成语,他指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历来坚持向前看,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强调以史为鉴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历史教训,更好地开辟未来。
  人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同时每天也在记录历史。尽管历史上“史”的文字记录权被控制在帝王任命的史官手里,但真正的历史创造者是人民,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人民。
  
  中西文化漫谈
  
  All those troubles ale now history,(所有那些麻烦现在都已经过去了。)历史意味着过去,过去是历史的踪迹。有些词语在它的文字形式中已经透视出它的历史。
  在汉字里,“史”由“又”和“中”合成;在英语里,“史”(history)由tis和(s)tory合成。汉字的“史”反映原始人的狩猎历史。英文的“History”反映“他的故事”,显然也隐含着这个词语的历史,似乎告诉我们:自古以来,历史是由男人来写的。事实也许正是如此,当人们谈到“历史”时,就不由得想到兵刃、鲜血和美酒,仿佛天生跟男人关联。
  就我自己的感觉而言,无论是做学问,无论是写作,无论在哪一岸,甚至于在香港,或者你是一个华人在南洋吧,或者你是一个留学生在欧美吧,只要你是一个华人,无论男人女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着共同的历史。历史是全民族的。那么,你做一个学者或者做一个作家,一定要认识两个传统,一个是中华文化的大传统,那就是诗经以来的传统;另一个是小传统,就是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的传统。一个中国人必须知道这两种传统。就台海两岸而言,其实都是继承了这两个传统。像台湾最崇拜的一个神叫妈祖,她在海上救人,成为台湾海峡的守护神,她就是福建来的并不是台湾本身的。台湾人就算他是一个台独分子,他每年过年也是过中国年,他也要过中秋节也要过端午节,他中秋也要赏月,他元宵节也赏灯,他骂人还是用中国话。所以没有两岸文化的不同。就算是文化表面上的若干现象不同,其实也是短期政治分离的后果。所以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我们“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历史”。
  台湾早年吸收美国文化,重视英文,现在大陆也在这么做。当然把它当作世界化的一个阶段也未尝不可,不过除了世界化之外,我想一个中国的读书人也要有历史感。世界化是一个横的宏观,历史感是对中国文化历史的了解,应该是一个纵的宏观。这两个宏观都是中国读书人必须修炼的美德。
  我总以为,大凡写史、编史之人,他们一定会有超人之处。细想之,有两点必须具备,一是勇气,二是智慧。所谓勇气,一要坚持客观性,二要坚持独立性。客观是对历史的客观,独立是自己人格的独立。所谓智慧,是写作技术的选择问题,一是能充分调动自己资料的积累,包括感情和思想的积累,二是怎样引领读者认识、接受你的问题——接受又有两种,一是接受你所叙述的那个曾经发生的历史,再一个是接受你对那个过去的历史的态度。这就给人们提出两个问题,即:历史是否真实;写作者评价历史是否公正。
  有人就曾经说过,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想来这话是非常深刻的。人类史曾经由男人创造,这是因为身体上的差异。男人身体强壮,更能适应各种劳动,而这些劳动对于智力的发展,谋略的形成,都有着极重要的作用。而女人嘛,刚好相反。而且,由于身体上是弱者,于是寻求强壮男性的保护。这种依赖性对其智力和谋略也形成很大的损害。先天气质的区别也许是上帝的安排。男人童年喜欢打仗的游戏和武器玩具,长大后则喜欢军事和历史。而女人小时喜欢布娃娃,长大后则感性细腻,如水一般温柔,对于军事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厌恶。男性喜欢征服,而女性对此也不感兴趣。因此,虽然早期的社会是母系社会,男性被排除在外,但历史还是由理性的男人所创造,而不是感性的女人。不过,男人创造的历史也有由女人来写的,汉代人称“曹大家”的女才人班昭就是伟大的史学家。
  男人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历史。当中国男人刘翔再次站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的赛道上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个历史性的挑战:中国人还从来没有人站在这个位置,向最后的决赛冲刺。袁伟民说:“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刘翔只要进入决赛就是创造历史。”美国人阿兰·约翰逊的意外出局,给了刘翔最好的机会。站在第四道上的刘翔,成为整场比赛的焦点,因为他是中国人,因为他穿着红色的背心。
  但是,我们马上发现,历史是男人和女人共同创造的。最近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女强人名单,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是足以启迪人们重新审视历史的事。福布斯榜上中国女政治家吴仪名列第二,她的不卑不亢,她的凛然正气,在世人面前赢得了世界女强人的荣誉称号。排名前十名的依次为:德国女总理默克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新加坡国家企业淡马锡控股首席执行官何晶、美国国务卿赖斯、百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英德拉·诺伊、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亚·甘地、英国企业执行长卡洛尔、美国企业执行长伍尔兹、美国企业克拉夫特食品公司执行长罗森费德,以及美国企业执行长鲁索。福布斯指出,今年上榜的女强人有二十九位政界人士,六十六位企业主管。美国媒体名女人欧普拉排名第二十一,慈善家梅琳达·盖茨排名第二十四。法国有两位女性内阁部长上榜。她们是内政部长阿利奥马力,排名第十一,财经部长拉加德,排名第十二。
  女人准备创造历史,男人将跟她们合作。也许有一天“history”会跟“herStory”一起成为通用。我相信,整个人类的历史一定是两种人一同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