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谈“不求甚解”的妙处 

作者:王 晶




  “不求甚解”是我们经常被告诫要坚决反对的学习态度,然而近年来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使我感悟到:语文教学(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时反应提倡“不求甚解”。妙处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培养快速、高效地阅读文章的能力
  
  人们阅读文章无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从具体材料出发,首先感知的是具体的语言文字,然后逐步完成全文阅读,即一字一字慢慢读,一段一段细细看。这是一种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方式。第二种是从获得课文的一个一个的意义结构开始,从课文概括性的最高水平人手,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这种阅读不咬文嚼字,不拘泥于一词一句,而是力争总体把握、综合阅读。这是一种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方式。
  以上两者中,前者首先进入头脑中的是一个个的文字符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分不清主次,抓不住关键,获得的语言材料支离破碎。后者则着力把握文章的主旨,不要求“精益求精”,即不在枝节问题上纠缠,而是以文章的主旨为出发点,从而去分析和理解局部问题,最终使全文融会贯通。显然,后一种阅读方式速度快、效率高。这种快速、高效的阅读能力,对于适应中、高考以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中、高考的语文试卷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文字,考生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综合阅读文章的能力。综合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具有高效的接受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是立足社会的关键。
  
  二、有利于增强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分析讲解,有时要泼墨如水,有时要惜墨如金。换句话说,有时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有时勾勒轮廓,不求细琢。这样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他们自由翱翔于遐想的天空,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反之,若都掰开揉碎了,再一股脑儿地教给学生,虽然避免了“不求甚解”之嫌,但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厌食症”,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在讲小说单元时,让学生把《守财奴》《项链》改编成课本剧,利用语文课、班会时间排练、表演。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他们查找各种资料,相互沟通、交流、合作,深入挖掘人物,琢磨生动的语言,通过表演把人物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享受着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暂时的“不求甚解”有利于最终的“求得甚解”
  
  “不求甚解”和“求得甚解”跟所有的矛盾一样,是对立统一的。暂时的“不求甚解”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求得甚解”转化。
  任何具体的事物都有其个性,而同一类事物之间又存在着共性。认识事物的个性固然重要,但它们无一例外地受到事物共性的制约。就文章而言,主旨就是各部分中心的共性,各个部分的具体材料便是个性。有些部分虽然是粗讲甚至不讲,但这些内容与细讲的内容共处于一篇文章之中,共同受到主旨的统率。因而若能集中精力把握主旨着重讲最能体现主旨的重要段落,这样局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会更有利于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局部问题。暂时对局部问题、枝节问题的“不求甚解”,处理得当,能向“求得甚解”转化。
  “不求甚解”最早是陶渊明提出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正因为陶渊明读书能不固执一点,不咬文嚼字,而是善于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心领神会,所以他才成为晋代首屈一指的大文豪、大诗人。他是“不求甚解”为了“求得甚解”的先导和典范。
  对“不求甚解”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不应与在学习中不愿下苦功、满足于一知半解相提并论。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我们不仅不应反对,还应该提倡。
  
  心语独白
  
  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是星空中最璀璨的一颗明星,我仰视你!